林修铭:发展创新板软实力
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林修铭指出,2025年证交所以跻身成为世界前十大交易所之列为目标,透过奠定科技岛坚实基础,发展创新板以市值为核心催化创新软实力,最后将拥抱「科技」与「创新」前行,打造亚洲创新企业首选筹资平台。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林修铭指出,2025年证交所以跻身成为世界前十大交易所之列为目标,透过奠定科技岛坚实基础,发展创新板以市值为核心催化创新软实力,最后将拥抱「科技」与「创新」前行,打造亚洲创新企业首选筹资平台。
林修铭在2025年台股首日交易,于证交所官网《观点》的首长专栏中,以「为科技注入创新 开启产业新纪元」为题发表1,800字,详细阐述未来将致力与所有市场利害关系人共同努力,让台湾资本市场迈向下一个巅峰。
首先,林修铭指出,尽管2024年全球政经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对台湾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来说,却无疑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机会的年份,充分展现出产业深厚的实力、体现在台股的韧性与上市公司的亮丽表现上,2024年台股迈向新里程碑。
包括2024年台股加权股价指数涨幅28.47%,在全球主要证券市场仅次于那斯达克指数的28.64%,指数最高在7月11日收盘达到24,390点,市值达77.72兆元,全年总成交值99.81兆元、日均值4,124.45亿元,均写历史新高纪录。
企业筹资方面蓬勃发展,2024年IPO挂牌家数达36家,为近十年新高纪录,显示出台湾资本市场IPO活跃动能。
林修铭强调,接下来证交所以跻身成为世界前十大交易所之列为目标,而台湾资本市场从传统到科技,奠定如今科技岛坚实基础,他举例说,2001年上市的联发科、2006年上市的创意电子及2012年上市的祥硕等三家众所瞩目的企业,上市时市值都还很小,但靠着无惧挑战的创新精神,如今市值已分别达到2.27兆元、1,863亿元及1,486亿元,比上市时成长高达36倍、44倍及41倍。
其中,联发科的外资持股比重高达五成,成为全球电子产业的风向标,这正是台湾资本市场创新政策的最生动写照。
林修铭上任后积极开拓创新板,未来目标要「创新板以市值为核心,催化创新软实力」,他指出,未来所面临的是一场全新的科技革命。AI人工智慧、5G、物联网、云端运算,这些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美国当前市值前五大的公司中,苹果、微软、辉达等市值突破3兆美元的企业,无一不是以创新科技或AI为核心驱动力的成功典范。国内也积极推动「五大信赖产业」,透过半导体与AI产业双核心,将半导体、AI、军工、安控、次世代通讯列为未来布局全球的重点产业。
邻近的日本提出以人才、科技创新、新创企业及数位绿能为核心的「新资本主义四大支柱」,马来西亚政府公布2030新工业大蓝图政策,都说明几个国家均已在推动制造业向高附加价值和高科技发展,同样瞄准未来的产业趋势。
他表示,台湾既然拥有深厚的制造根基,也拥有丰富的创新潜力,当然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会,让创新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板以市值为核心,此次升级不仅取消合格投资人制度,采行一般板交易制度,最大特点在于重塑创新性品牌价值,让创新板上市为企业增添各界认可之附加价值。
林修铭并矢志要让世界看到台湾不仅是全球制造业的重镇,更是拥有无限创新能量的科技岛。未来的创新板,不仅将成为国内新经济产业最理想的上市平台,更将吸引其他国际新创企业的目光,成为他们在亚洲发展的最佳选择,创新板除了是资本市场的舞台,更是开启无限可能的创新基地,让每家渴望突破的企业,都能在这里找到发展的动能。
最后,林修铭指出,未来证交所将以「科技」与「创新」两大主轴齐步前行,让创新板成为亚洲创新企业的首选,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和经济升级的强大动力。这条路充满挑战,但创新从不畏艰难,证交所将持续追求突破,打造台湾成为兼具软硬实力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