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郁婷摘台湾首面奥运拳击金牌 体育课仍被性别困住
▲ 台湾「拳后」林郁婷在巴黎奥运女子拳击57公斤级冠军赛成功夺金,在颁奖台上难掩激动情绪,流泪感谢一路以来支持她的人。(图/路透)
● 文/性平教育20年学生倡议连线
我国女子57公斤级拳击国手林郁婷在11日凌晨以「5:0」的好成绩击败波兰好手塞雷梅塔(Julia Szeremeta),创下台湾拳击项目史上最佳成绩,为台湾再拿下一面奥运金牌!连线成员除了深受林郁婷的运动精神感动之外,也为她一路以来承受的性别质疑感到心疼。因此,本文希望点出在校园体育中的种种性别困境,在金牌之后能够让校园中的性别平等再进一步。
卓越的男人是神 卓越的女人却是男人?
台湾拳击国手林郁婷征战巴黎奥运,善用修长体态与扎实技术,克敌制胜,振奋人心。然而在擂台之外,却有诸多认为他性别不明,主张他「不符合特定生物性征与数值」的指控,要求运动员自证。
当争议浮现时,许多护航者努力提出各种「证据」来证明林郁婷的女性身份,然而我们却认为这可能落入父权制度的陷阱。性别建构牵涉权力的分配与斗争,女性运动员在体育史中,常被以「保护」之名排除在场域之外。就算是争取到竞技体育参赛权,许多人仍以维系运动公平性与安全为由,进行一连串以保护为名的性别审查与限制。从过去女性必须脱去衣物、展露生理器官,到今日仍以各种「科学」方法试图争取「真女人」的定义权。我们想问,究竟是谁能够定义何谓真女人?他又凭什么能够决定呢?
▲ 许多人努力提出各种「证据」来证明林郁婷的女性身份,然而此举可能落入父权制度的陷阱。图为网友找出、转贴的林郁婷18岁青涩模样。(图/翻摄自YouTube/公视点点爱)
父权社会对女性的规范和期待,使得不符合既定性别气质与外貌的女性备受质疑。这些质疑往往以一种后验的形式存在:因为运动员的优异表现,使得「不符合社会性别想像」突然成为理由,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套性别审查机制,除了伤害那些得不断给出证明的顺性别女性,同时也排除了跨性别与非二元认同者在运动场上的参与机会。此外,这一系列判准不只关乎性别,也涉及了有色的身体在当代跨国种族政治下遭受的压迫。例如:本次被J.K. Rowling点名的两位女选手,一位来自台湾、一位来自阿尔及利亚,都来自非西方国家、都是有色女性。难道有色的身体被认为是「有问题的」纯属巧合吗?或许其中更隐含了种族、肤色与国际地位的权力政治谁有权力,且为什么有权力定义谁是女人?首先值得我们注意。
再者,哪些条件被当作划界的判准用以维系赛事的公平性?号称客观、科学的染色体或睾固酮浓度标准只是诸多影响运动表现的因素之一,否则我们大可直接以测量数值来决定名次,不需要在乎运动员的技艺与养成。若运动赛事真的要排除各种先天的「优势」,是否还得考量脚掌大小、手臂长度、心脏溶氧率、身高等条件?更甚至是那些运动员间后天的不对等,如装备、训练资源,乃至家庭背景、国家条件,又该如何衡量?
▲ 本次被J.K.罗琳点名的两位女选手,来自台湾的林郁婷、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克莉芙,都是来自非西方国家的有色女性。(图/路透)
换而言之,安全与公平被认为是运动场上的重要条件,但由一系列性征、贺尔蒙、染色体排列建构出的二元性别身体想像,并不一定是维持「公平」的有效答案——甚至可能是在维系一个「女人必然次等于男人」的歧视逻辑。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从赛场到操场:性别化的想像与区隔
正如林郁婷以及其他优秀女性运动员所面临的质疑:一旦女人表现太好,就会被质疑不是女人,这背后实际上就是一套「不相信女生会有好的运动表现」的预设。
回到台湾,在奥运镁光灯外的一般学生平时面对的是怎么样的体育教育?许多学校的体育课仍存在依二元性别分班、分组并给予不同要求的情形。以男女分班分组,可能使学生错过在课上和实力相近的同学切磋、练习的机会。老师对特定性别期待较低,可能减少对学生的要求、指导,使学生错过更多发展和加强运动能力的空间。如果学生的性别认同、性别气质、外貌及展现不符既有性别想像,男女分隔的教学方式,可能让学生感觉如坐针毡、格格不入。
▲ 擅自预设女性的体育较差所以需要分开上课,或是有些运动比较适合男生从事、有些运动只能女性从事,这就是一种性别刻板印象。(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如果体育教育是为了鼓励学生多参与运动、强健身体,那么用性别区分真的能够最好的达成此目的吗?为何我们不是用体能、对运动项目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来分班?擅自预设女性的体育较差所以需要分开上课,或是有些运动比较适合男生从事、有些运动只能女性从事,这就是一种性别刻板印象。除了扼杀了女性从事运动的机会,更可能强加阳刚期待于男性身上,对于多元性别的学生也相当不友善。
建构友善体育环境 运动的性别平权由你我守护
回溯体育教育发展,体育老师大多数是竞技体育选手出身,在选手生涯中以「更高、更快、更远」为生涯志向。不过在体育课教学现场,以相同的评量方式要求学生,而不去反思体育以身体为教育媒介的学科特殊性,将忽略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差异性,也难以实践体育教学的初衷。
我们认为,区分竞技体育(以追求体能卓越为目的)与休闲体育(以强健身体、鼓励运动为目的)是有必要的。不同层级的赛事,也应该考量赛事的目的(追求卓越或是鼓励参与)而有更加多元的性别认定标准,不必每场赛事都采取最严苛的性别检查。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也可以基于项目的特殊性,在性别二元划分之外,保留更多的可能性。
▲ 区分竞技体育与休闲体育是有必要的。(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注重多元,且特别留意在充斥阳刚期待体育环境里,不同身体、气质的参与机会」,不仅能促成更多技艺、体能的切磋,更能鼓励更多人参与运动,实质促进不同项目的社会能见度。我们全力支持多元性别运动员在竞技场与日常生活中的生存与发展权益。而荒谬的「真假女人」性别桎梏,也不该成为优秀的运动员迈向卓越的绊脚石。
我们再次呼吁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脱钩,以多元学生经验为本位,重新思考我们要的体育教育是什么?从教育文化内涵着手,在提升运动技能之余,能充分学习正确运动识读,鼓励学生进行休闲运动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强健身心。
最后,我们希望教育部及体育署严正监督各层级体育教育现场落实性别平等观念,包含校队、体育班到一般学生的体育课。唯有落实性别平等精神,才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中尽情挥洒汗水、享受运动!
▲ 教育部及体育署严正监督各层级体育教育现场落实性别平等观念。(图/《ETtoday新闻云》资料照)
●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性平教育20年学生倡议连线」脸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