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与镇远

公元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林则徐钦命赴任云南乡试考官。一路风尘仆仆,于7月2日来到“滇黔锁钥”的镇远古城。翌日,他与随行人员又匆匆起程,进入施秉地区。

林则徐时年35岁,精力旺盛。他对祖国大好河山了解甚多,且爱之深切。他借赴任之机,沿途留心观察,像徐霞客写游记那样,每经一地,都要记下日记。是日,林则徐等一行由镇远起程,沿舞阳河畔驿道往施秉方向前进,他一路思考察看,询问百姓,用日记录下他从镇远至施秉舞阳河一带的真实见闻。“寅刻行,天明过文德关。关侧有五窍,窍中出泉,名云根漏泉。又十里经相见坡,三重叠起,每陟一坡,则两坡皆见。行人相去数里,若觌面然。”这是舞阳河畔景致的生动写照。相见坡系舞阳三峡——西峡的一个大坡,其风貌正如古诗所云:“上坡面在山,下坡山在面。相见令人愁,何如不相见。”林则徐伫立坡上,俯瞰波涛汹涌的舞水,似银龙翻滚东去。远眺舞阳风貌,感触良多。于是他写下《镇远道中》一诗:

两岸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

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盘陟崩石无端,山前突兀复有山。

肩舆十步九扶掖,不尔倾蹶肤难完。

传闻雨后更险绝,时有奔泉掣山裂。

此行幸值晴明来,峻坂驰驱九已折。

不敢腐睨千丈渊,昂头但见山插天。

健儿撒手忽鸣炮,惊起群山向天叫。

此诗逼真地描述了舞 阳河峻峭险流的山河风貌,后他编入《使滇吟草》一书中。日记往下续:“辰刻刘家庄饭,又行经华严洞,舆匆匆舁地,以未得观为憾。”华严洞舞阳河北岸山麓一天然溶洞,景观奇特,尤其洞内古迹可观。林则徐赴任在急,未能一睹这黔东名洞而感到遗憾。设若能稍有闲暇一览华严洞胜迹,准会在众多描绘华严洞的诗文中,更添一笔光彩,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墨迹,以丰富祖国洞穴文化宝库。接下来是“又过望城坡,距施秉县十里,而全城在望。城南两山夹涧(即舞阳河入口诸葛峡——笔者),俗传诸葛武候凿以运粮者,明黔抚郭子章开之复塞。后黔督杨承畴,谓开此洞,可舟运至偏桥(即 施秉县城——笔者)以达黄平,役千人此凿之,不通而止。谚曰:‘若要此洞开,除非诸葛来。’盖山削水急,每为崩石壅断故也。午刻抵施秉县宿,县北有巴施山南有秉溪,故名。”

林则徐的日记,精炼地记载了如此之多的人文景观委实了不起!再则,林则徐除对诸葛亮、郭子章先生开拓疏浚诸葛峡(诸葛洞)以及对民间谚语记述,都与史实相符,可见他对历史考究的精确。尤其言简意赅地真诠舞阳河腹地——施秉县名的由来,是因北有巴施山,南有秉溪,各取一字而成。这一重大史实考证,一改往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说法;甚至认为古时县治系将两地即施洞的“施”字,加胜秉的“秉”字,而成为施秉县名的荒唐历史。

林则徐这位钦差大臣、虎门销烟的英雄人物,曾在赴任云南乡试正考官途中,利用间歇时间,考察同形地貌,用诗文形式写了舞阳河古时风貌,弥足珍贵!这在史学上,文学上,尤其是旅游文库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相见坡(林则徐)

谁凿三重冈,亘此一长线?

相去十里中,行人屡谋面

初如鲇竿升,渐学蚊磨旋

每转必数折,一折辄百变。

登趾反高,俯睨颅或颤。

中坡势稍平,溪桥堤堰

右挹左拍肩,豁然顾盼便。

三坡妙结束,屹立石如炼

曲过岭七盘,岩逾关四扇。

行久仍在坡,往复疑有迹。

如去常山蛇,首尾互蜿蜒。

更如绕树雀三币不知倦。

(清嘉庆二十四年至道光二十五年,林则徐出任云贵总督时,曾先后三次路经镇远,游览镇远名胜,写了日记及诗作《镇远道中》和《相见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