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鹏:等制度上完成了调整和改变,大家再考虑入市

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本站财经、本站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2024本站经济学家年会于11月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拓新丝路 智造繁荣》。以下为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国资委法律顾问刘纪鹏先生的精彩内容精编:

60S要点速读:

1. “一股独大”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应该把大股东可持股比例的上限压到30%。

2.建议股民们再等等,现在入市肯定不合适。如果我们资本市场的制度做了调整和改变,比如解决了“一股独大”的问题,解决了交易所的公司制改组问题,注册制也落实到位,甚至停止量化交易和融券卖空,再让不太熟悉财经知识的朋友入市不迟。

正文: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33年,“一股独大”是问题的本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进行股份制改革,当时我们决定中国的股份制就采用中国改革的成功方法论——“老树发新枝”。存量股份不变,增量募集,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公司总股本不超过4亿元的,可流通量一律是股份总数的25%;公司总股本在4亿元以上的,可流通量一律是股份总数的10%。中国的股份公司就此诞生了,从“独一股”到“一股独大”。前10年,我们采用指标制和额度制,每一个部和省都分指标。所以基本上国有企业的“一股独大”就形成了。

刘纪鹏:“一股独大”的问题不改,如何指望A股牛起来(来源:C位观察)

2000年3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股票发行核准程序》,标志着我国股票发行体制开始从审批制转变为核准制。目前,我们有3000多家上市企业是民营企业,上市的国有企业一共1350家左右,这3900家也模仿国有企业存量不变,增量募集,但这些民营企业很多是家族企业,夫妻、兄弟、父子比比皆是,平均持股50%以上。

国有企业的“一股独大”有两点是很特殊的。第一,大股东减持和个人无关;第二,国有企业便于管理,国资委一声令下就没有减持。然而民营企业就不一样了。我曾表示,“‘一股独大’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应该把大股东可持股比例的上限压到30%。”

在这种背景下,不能流通的股份,三年以后就都流通出来了。我们检查了过去10年IPO和大股东减持的情况,基本上减持的数量高于IPO融资引入的数量。因为,民营企业通过减持可以暴富,大股东原始股五六毛钱一股,经过资产评估、溢价发行、股价上涨三级放大最后变现。我们的科创板、创业板,前100家基本发行价格在30多块钱一股,市盈率70—90倍,随着注册制的实施,锁定期也减短甚至取消了,并规定公司多年不盈利也可以上市,使得赚钱的天平进一步向融资者倾斜。

现在的中国境内上市公司已经有5350家左右。美国发展了两百多年的股市也就5700家上市公司,他们的市场里见不到“一股独大”的普遍现象。“一股独大”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出了问题。我们现在采用独立董事制度,执行董事管运营,独立董事管监督,即监督运营的董事。独立董事制度诞生于美国,主要是因为美国股权高度分散,基本上都是3%—5%,而且大股东都是专业机构。其高度分散且流动的股权架构就决定了它的治理结构里,职业经理人成了执行董事,所以聘请独立董事来制约职业经理人。

刘纪鹏呼吁:必须把大股东持股比例上限压到30% ,股民才能多赚钱(来源:C位观察)

中国都是“一股独大”的董事,很多还没有聘职业经理人,直接下厂经营。西方独立董事的使命是制约职业经理人,保护所有人的利益。在中国,独立董事就变成了制约大股东,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然而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怎么产生的呢?由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批准产生。因此,董事会批准的独立董事不可能制约大股东,所以没有出现我们期望的一个机构里“短兵相接”的现象。

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我建议应该规定把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上限一律压到30%。中国的上市公司要不要只有一个大股东,还是说像外企那样?我认为外企股权太分散了也不好,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个大股东,但是目前中国大股东的股份普遍占50%以上太高了,导致公司缺少治理结构。

刘纪鹏:等制度上完成了调整和改变,大家再考虑入市(来源:C位观察)

我觉得现在不适合普通人炒股。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离完善、合理、公平的制度还有一定距离。严格地说,我们现在的券商和基金的管理公司也不合格。比如,葛兰掌舵的基金在十年时间里亏掉投资者234个亿,却为管理公司盈利33亿,最后自己辞职了。中国股市为什么以散户为主?这和中国股市发展时间短、值得信任的机构太少有关。

刘纪鹏批葛兰巨亏后卸任:中国值得信任的投资机构太少了(来源:C位观察)

振兴股市需要完善我们的制度。我建议股民们再等等,现在入市肯定不合适。如果我们资本市场的制度做了调整和改变,比如解决了“一股独大”的问题,解决了交易所的公司制改组问题,注册制也落实到位了,甚至停止量化交易和融券卖空,再让不太熟悉财经知识的朋友入市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