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聖:主動式ETF像油電混合車 融合ETF與基金特色

追踪指标的被动式ETF卖出佳绩后,如今台湾将开放主动式ETF募资。报系资料照

金管会7月底宣布将开放主动式ETF,投信投顾公会理事长刘宗圣认为,主动式ETF就像油电混合车,融合ETF与传统共同基金的特色,可提供投资人新选项;未来主动与被动基金相互搭配,有利台湾基金市场发展更多元、创新与均衡。

过去ETF(指数股票型基金)只能被动追踪指数,新的主动式ETF将有基金经理人负责操盘,希望追求超越指数的绩效。金管会副主委陈彦良妙喻,过去投资人投资被动式ETF,就像只能选择市面上的制式便当;未来开放主动式及多重资产ETF,如同有顶级厨师替投资人买菜,并特制料理。

事实上,主动式ETF并不是横空出世,刘宗圣指出,早在1983年,台湾第一家投信公司成立,随后发行募集国内第一档共同基金「国际ROC台湾基金」,就是由基金经理人操盘的主动式基金,至于已有41年历史。

相较之下,从2003年台湾首档ETF元大台湾50(0050)推出,至今21个年头,只有一半历史,但这几年台湾ETF发展快速,规模市占已超越历史悠久的共同基金。

ETF规模市占已超越共同基金 主动式ETF成新选择

过去ETF与共同基金最大的差异,在于共同基金有基金经理人操盘,ETF则是被动追踪指数;如今随着主动式ETF开放,把两者界线进一步打破,外界忧心共同基金市场恐进一步遭到ETF侵蚀。

刘宗圣接受中央社独家专访时表示,多数投信公司同时都有发行ETF与共同基金,手心手背都是肉。「巧克力牛奶是牛奶,牛奶巧克力是巧克力」,ETF与共同基金还是有根本上的差别,重点是要能够满足不同投资人的多元需求。

很多人把ETF和共同基金市场看成零和游戏,但实际上,「应该是竞合关系才对」。刘宗圣说,2020年初,国内主动加上被动基金合计规模大约新台币4400亿元;到今年中,这个数字已经超过3兆元,也就是短短4年半时间,规模成长近7倍,「大家一起合作可以把饼做大」。

国内ETF发展成熟 基金市场规模4年半成长近7倍

刘宗圣回顾,台湾ETF历经超过20年发展,已经有很完整的学习曲线,不论是投资人的教育、产品的设计、法规的开放都逐渐成熟。

20多年来,台湾ETF市场从单纯的「1乘1」,只有1倍报酬的原型产品,并单纯追踪股票,发展到今天的「4乘4」,有1倍原型、两倍杠杆,负1倍反向,以及加入ESG、AI、机器人等各种热门主题的smart Beta产品;连结的资产标的也从股票、债券、商品期货到外汇都有,可以排列组合成多种变化。

刘宗圣认为,主动式ETF是一块重要拼图,加入基金经理人操作,台湾基金市场将跨入「多乘多」的新时代。

主动式ETF像油电混合车 结合基金及ETF特色

「身处这个行业,ETF与共同基金其实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刘宗圣从0050创立至今,一路参与台湾ETF发展,博得「台湾ETF教父」美誉。他回顾台湾ETF的发展历史,很多ETF的第一桶金,也就是成立前期的主要投资者,其实都是主动式基金。基金经理人在买很多个股的同时,会买进一些ETF当做多元操作的一环。

刘宗圣指出,ETF是很好的投资操作工具,譬如先前陆股很夯,但台湾要去买大陆的A股,可能有汇率的问题,还有交易时差、选股等问题,因此很多经理人透过买A股ETF,做为投资组合一部分。而遇到市场波动加剧,基金经理人如果去放空,持股水位可能偏低,许多经理人则会买反向ETF。

刘宗圣认为,如同今天的汽车业,正处于新旧世代的交界,有人喜欢传统的燃油车,也有人喜欢电动车,各有拥护者;而主动式ETF就像油电混合车,把基金及ETF两者特色结合在一起,重点是可以提供投资人更多的新选项。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与纪录,而非建议。投资人申购前需自行评估风险,详阅公开说明书,自负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