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皮影戏 光影相传 历久弥新
□本报记者 王咏梅
《秃尾巴老李》《猪八戒背媳妇》《猴子的心》……一幕幕经典剧目的画面,瞬间唤醒了尘封多年的记忆,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龙江皮影戏,曾是几代龙江人难忘的“光影故事”。
走进龙江皮影戏省级非遗传承人、老艺术家高淑芳家中,映入眼帘的是——客厅中央摆放着影窗(皮影戏演出的舞台),成为家中特殊“主角”。采访中,高老师拿出珍藏的《燕影剧》全集,扉页右下方“一千九百十五年”落款,仿佛在低吟着中国皮影艺术两千多年的时光流转……由满头青丝演到鬓发染霜,光影相传的背后,是高淑芳难以割舍的初心与热爱。
1940年,高淑芳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7岁时随父亲高殿卿(龙江皮影著名表演艺术家)来到哈尔滨。那时,父亲高殿卿在老道外北市场驻演,后被黑龙江省民间艺术工作队(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前身)聘请。“从懂事起,我就喜欢看父亲在台上操纵皮影上下翻飞。屏气凝神,生怕错过剧情的起起落落……父亲给我做的影人,我一直保存着。”回忆初看皮影戏,高淑芳眼神明亮如水。中学毕业,便走上了皮影戏这条路。
《秃尾巴老李》被誉为全国皮影戏的代表作,作为亲历者,高淑芳见证了其“逆袭之旅”。由于剧情拖沓、鲜有特色,剧本首次送审省里未能通过。“当天,剧团就开始创排重改。所有演职人员吃、住在剧院,一场一场地琢磨,剧本不知改了多少遍,日以继夜地排练。人心齐,泰山移……”追忆那场迎难而上的攻坚战,高淑芳不由得感叹。历时半年,《秃尾巴老李》二次创排一举成功,省里给予高度评价——影腔极具黑龙江地域特色、表演技艺娴熟,舞美设计精美,水、风、雷、电等多项灯光特效场面震撼,使其艺术价值、观赏性得以提升。《秃尾巴老李》作为唯一的皮影戏剧目,代表全国皮影戏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高殿卿、高淑芳父女在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汇报演出,龙江皮影戏,一炮而红!
搞皮影不是一手活,要“一专多能”。她除了先后在《秃尾巴老李》《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大小数十个剧目中担纲主演外,还担任了《盘丝洞》《一包糖》等剧目导演。她还大胆地尝试影视表现手法,运用内外调光、创作走景器,在皮影平面舞台上呈现“朝霞月夜”“大海至沙滩小岛”的时空变化,令人耳目一新!
一场邀约,不期而至。1985年,时任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皮影剧团团长的高淑芳,应邀随中国专家小组,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奥芬巴赫市皮革艺术博物馆,协助鉴定该馆收藏的中国皮影艺术品。为期四十多天的工作,令高淑芳感触颇深:该馆珍藏了3000余件中国皮影,视若珍宝;馆藏《秃尾巴老李》剧本,令她欣喜意外;现场表演龙江皮影戏,观众反响热烈。
这次“出海”,点燃了高淑芳矢志传承中国皮影瑰宝的信念——回国后,她开始着手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先后编写《皮影基本功组合》、撰写《“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等资料;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她提交政协提案《皮影戏后继无人》,最终促成由哈尔滨市文化艺术干部学校定向培养了30多名学员。如今,他们已成为龙江皮影戏传承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1995年退休后,高淑芳萌生了办家庭皮影团的想法。三个儿女辞去工作,成为她的助演。建舞台、上灯光,则由同在皮影剧团工作的专业灯光师——老伴周兴国负责。历时4个月,家庭皮影剧团筹建成功。
“1996年~2018年,我们选择在小学、幼儿园表演,先是在省内绥化、尚志等地,后来一路南下,奔赴沈阳、上海、广州等地巡演……”高淑芳印象最深的是,在广州岭南印象园每天演出3场,节假日演出4场,在此地一演就是11年。
小时候,她是台下的“影迷”,看着父亲方寸间演绎乾坤;青春岁月,皮影戏承载了她的理想与付出;退休后,巡演20余载,她对挚爱一生的皮影戏“难说再见”……让龙江皮影戏走进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亦成为她一生的使命。
“我一辈子没停下来,一直在搞皮影。”高淑芳说。皮影戏教给她的一身本领,早已镌刻在脑海深处,时光也无法令它褪色。对于龙江皮影戏的未来,她相信——中华传统文化的千年底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也会在新时代中获得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