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半导体类股 两个月大涨72%
图/新华社
近5年中国晶圆产能占全球比重
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等部门,于9月24日推出降准等救市政策后,截至12月8日,陆股半导体类股累计大涨72%,领涨大盘。9月24日以来,陆股市值前三大半导体企业: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分别累计上涨94.7%、62%、160%。
9月24日以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分别累计上涨20.9%、29.9%。
格隆汇报导,在短短2个多月内,陆股半导体类股大涨72%,估值达到历史相对高点的88倍。其主要动能大多来自交易层面,即大盘回暖下,资金疯狂「抱团」半导体为首的科技类股,使其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溢价。市场分析,基于未来陆产替代加速、业绩成长空间大,陆股半导体较其他产业出现溢价是合理的,但过高溢价则是泡沫,一旦大盘转跌或市场操作切换,就将面临较大的估值回撤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商务部2日公布,对中国大陆半导体最新出口管制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半导体制造设备、记忆体晶片等物项的对大陆出口管制,并把136家大陆实体增列至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对此,大陆四大协会(半导体、互联网、汽车、通讯)3日纷纷发声,呼吁境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晶片,积极使用内外资企业在大陆生产制造的晶片。市场分析,大陆各协会的呼吁,对其他产业同样具有示范效应,意味着半导体陆产替代速度也将大幅加快。
大陆通讯专家项立刚指出,2018年中国大陆晶片自给率仅5%,当时大陆晶片制造厂只有几座。到2023年,大陆晶片自给率已提升至25%以上,已盖好20座晶片制造厂。2024年,大陆晶片制造厂达40座。预测到2026年底,大陆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晶片制造国。
市调机构Knometa Research发表报告显示,到2026年,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占全球比重将达22.3%,超过韩国(21.3%),台湾(21%),跃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