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人民币再失守7.3 利大于弊
不少人认为国家经济的前景对货币的强弱有影响。过去,当一个国家出现重大转变时,是有机会令当地货币大幅下跌,例如是英国公投脱欧后,英镑大跌;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卢布大跌,当时市场人士忧虑两国的前景,汇价首当其冲。
现时,中国经济疫后复苏的速度未如理想,出口也大减,但转变似乎未有如英国及俄罗斯般戏剧性。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RGI)是评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指标,指标透过不同数据估计人民币使用的情况。指标在7月份再创新高,显示市场对人民币需求或是有增无减。
影响汇价的因素,除了看货币的需求,也要考虑供应面。现时在全球多个主要市场之中,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没有严重的通膨问题,中国甚至乎出现通缩的风险,因此两地都有空间采取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支持经济。政策方向和欧美等经济体相反,近期两地汇价不约而同,再创新低。
如我们早前在本栏所指,人民币下跌支持中国商品出口,譬如近年火热的电动车。中国过去多年维持贸易顺差,弱人民币或对整体中国有利。
宽松货币政策有机会推升通膨,一般而言通膨对发债者有利。从另一角度看,通膨是物价上升,是货币失去购买力。
例如,今年苹果1元一个,100元可买100个;一年后通货膨胀,苹果2元一个,100元只可买50个。由于发债时本金是回定的,今年债权人借出100元,等同100个苹果,明年还款时,100元只是值50个苹果,而且通膨愈高,债权人丧失的购买力愈大。
中国债务问题严重,通膨若回升是间接帮助了发债的一方。不过,不少企业收入是人民币,人民币转弱在偿还美元债时,就较为不利了。
宽松货币政策是中国现时的方向,人民币前景仍然偏弱。不过,弱人民币似乎是利大于弊。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政府或是乐于看见人民币有序下跌。
股市方面,目前距离十一黄金周不远,今年十一黄金周为中秋及十一的八天长假,因旅游业及航空业和长假期的关系密切,今期就和读者分享两个行业的资讯。
先由航空业说起。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统计资料显示,7月客座率回升至81.2%,为自疫情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另外,南方航空亦公布于暑假期间,国内航线已回复疫前水平,惟国际航线只恢复约2019年同期的50%水平,显示后续存在一定复苏空间。
中国文旅部于8月初宣布进一步扩大出境团队游目的地,包括热门外游地点,如美国、韩国及日本等等,预料将可加快国际航线复苏。
至于旅游业方面,连续数天长假期,如春节、五一劳动节、暑假及十一等,均为旅游旺季。携程公布截至9月6日,国内旅游产品预订量按年增长近五倍,按周增长亦有63%,反映市场对于旅游需求仍在释放。本周所公布的携程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复苏进度亦较市场整体表现为快。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本次长假期可受惠以上所说的出境团队游目的地开放,近期股价受压或为投资者提供布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