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兆元级别降准来临 陆股迎跨年行情
降准的目的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点:(1)由于本月中将迎来年内单月规模第二高的MLF到期,用以降准对冲MLF到期的流动性压力;(2)中小微企业仍面临较大的融资压力,降准有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道;(3)本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进一步推动整体社会融资成本下降。
笔者认为,本次人行降准不只能够提供市场流动性,更预示着中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印证「宽货币」的思路,与官方近期对货币政策的表态相当一致。首先,从人行货币政策报告上看,删去总闸门与不搞大水漫灌等措辞的用意,即是如此,甫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于货币政策的描述转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也与2019年底的论述一致,当时隔年便迎来信用回暖。
「宽货币」基调的奠定,加上对房地产政策的纠偏,市场对基建、地产、制造业及新能源等领域贷款回温的预期增强,「宽信用」成接下来的重大看点。现阶段市场虽缺乏指数级别的行情,但不乏结构性行情,资金并未全面撤退,预计待经济下行压力缓解、信用扩张趋势确立后,在中国A股主要指数评价面仍偏低的基础下,预计这新一波行情可期。
再者,尽管制造业景气续收缩,无碍市场结构性行情。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2,连续七个月回落,仍处于景气荣枯线之下,新订单指数及生产指数亦双双下滑,限电限产、能耗双控及供应链瓶颈等问题拖累制造业景气,惟当局已对煤炭能源市场祭出保供稳价措施,并对中小微企业推出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阶段性缓税至2022年1月,缓税金额约达2千亿元,预料可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压力。
短期来看,中国经济仍将受供需面影响,但在政策面的施力下,指数在震荡筑底依旧不乏结构性机会可掌握,聚焦政策扶植、转型错杀之产业布局为上策;长期来看,笔者认为,根据统计资料,过去15年每逢制造业PMI低于50进场投资沪深300指数,则持有一年后平均报酬直逼两成,正报酬机率更高达七成。
展望后市,中国政府适时降准与政策缓解经济进一步下行的压力,引导市场情绪回归正轨,且中国的高疫苗覆盖率及坚持零容忍的政策也降低投资人对Omicron变异毒株的担忧,中国相对其他股市对新冠疫情的敏感性更低,对抗疫情的经验甚于其他国家,因此在近十个月的震荡调整后,陆股可望在政策面带动下展开跨年行情,后续应关注2022年1月初中央一号文等重大事件。
产业配置策略上,笔者认为可投资中长期看好主轴三项:(1)科技自主可控:重视新科技(3A)+新题材(元宇宙);(2)新能源:新能源车、光伏等类短线虽存在修正压力,但长期仍是政策扶植主力,深具潜力;(3)内需保供:重视涨价概念股,尤其今年因原物料上涨受害的产业,可望出现获利与估值同步上修的机会,另外由于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目标,农牧业(猪周期)也值得关注。
笔者认为,2022年农历年前仍有新年与春节行情,故建议投资人逢低布局加码跌深的中国A股,或是利用定期定额扣款方式,中长期投资中国A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