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经之声-全球离岸风电产业怎么了?

在欧美多个购电合约终止或重新谈判中,说明了在离岸风电产业最需要强劲动力的时候,经济不景气及投资的不确定性导致开发商及银行的投资更为保守,导致最终投资决定和开发阶段进展的离岸风电容量的暂缓及减少。图/美联社

去年底在杜拜举行的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COP28),其中最核心的决议为在2030年时全球再生能源装置容量需成长为目前的3倍。由此可知,再生能源的加速扩展为实现净零的关键,而再生能源中的离岸风电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依据国际再生能源总署(IRENA)的净零目标,离岸风电装置需于2030年成长至494GW(百万瓩),并于2050年进一步成长至2,465GW。然而,各国支持政策的不确定性、成本又显著增加等挑战,依据ERM的预测,2030年全球营运的离岸风电容量最多仅能达到250GW,由此可知,离岸风电与COP28宣示的目标,相去甚远。

为因应再生能源成长需求,台湾的离岸风电、太阳能、电动车等产业均积极发展中。预计台湾至2023年底,离岸风电完成2.25GW设置,距离2030年13.1GW的目标,每年需持续增加1.55GW才能达标。台湾的相关产业发展看似有所成长,惟业者仍陆续提出,应加速审查流程、调整国产化比例、加强供应链配套、基础设施需求等呼吁,显然国内业者面临的发展挑战与其他国家并无二致,倘欠缺产官学的支持及配合,2050净零目标难以达成。

■全球离岸风电面临严峻挑战,投资暂缓、喊卡的案例不少

全球目前的离岸风电总营运容量为64GW,已经确定要进入市场(即取得购电合约尚未试运转)的装置容量为107GW,而发展规划中之风场容量还有1,423GW等候进场。其中,以地区发展而言,欧洲拥有规模最大的营运和市场保障容量;若以单一国家来看,中国拥有最大的总营运容量,英国、德国依序排名在后。

由于供应链面临挑战,在成本增加、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等不利因素下,近期部分国家出现离岸风电专案延迟或甚至取消的情况;在美国,多个购电合约终止或重新谈判中,理由是经济不景气导致履行原有购电协议将不具经济效益。

在英国,大型风力发电公司之一的Vattenfall公司也宣布,因风机等项目成本上升及俄乌战争后的供应链问题,被迫将暂停Norfolk Boreas风场的开发;在波兰,开发商宣布延迟每个专案的最终投资决定(Financial Investment Decision, FID)。

这些案例说明了,在离岸风电产业最需要强劲动力的时候,经济不景气及投资的不确定性导致开发商及银行的投资更为保守,也导致最终投资决定和开发阶段进展的离岸风电容量的暂缓及减少。

■减少风险,我国应以国际实务合作为核心

就全球趋势而言,气候议题属于全球性问题,一定要有全球解决方案。欲加速离岸风电产业的发展,毫无疑问应大力降低阻碍,除制定更积极的目标外,政府必须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框架和支持机制来提供实质协助,包含:简化审查流程、确保公共参与、借镜国际经验、致力于建造电网和基础设施。

甚至,国家间互连的需求、以及考量通膨驱动因素致力于长期且稳定的补贴机制,都是可考虑采取的对策。此外,增加对供应链、劳动力和港口的投资等,也是各国目前积极采用的行动,因此,借镜国际、以国际合作为各项行动的核心,共同努力解决离岸风电快速发展的挑战,才能确保公正和具包容性的能源转型。

离岸风电的发展可能主导下一世纪的竞争力,台湾2050净零目标亟需企业的全心投入,且不可讳言需高度依赖政府的实际行动支持,包含调整政策制定更具透明性以降低不确定性、积极投资相关基础设施及专业人力、降低国产化的比例更贴近实际市场需求及国内发展、强化补贴或奖励机制以加深投资信心等。台湾选举已经结束,如何让台湾的再生能源发展迎头赶上,不输给其他国家,政府应放眼国际,以国际实务合作为核心,先驰得点,才能成为全球净零的强力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