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科技军转民 抗震神器问世

山西增雨防雹工作站人工增雨弹正在发射。(新华社资料照片

陕西大荔县实验小学教学楼的下面增添「隔震支座」,是建筑抵抗地震的有效装备。(截图自央视网

天津生态城市博览会上展示的隔震建筑模型。(新华社资料照片)

军事科技发展快速的大陆,近年也将技术军转民」,不仅利用火箭技术,发明「增雨防雹火箭」解决旱象;也因应地震灾情,让抗震神器──「隔震支座」问世,让建筑物抵销近80%的地震能量。去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也与陕西省工厂合作生产「隔震支座」,未来将能广泛应用。

8月,四川九寨沟传出7.0级的地震,造成严重灾情;不久后,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也发生6.6级地震,令民众十分惶恐。为减少地震灾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发明「隔震支座」,让建筑物抵销近80%的地震能量。

民间工厂合作生产

「隔震支座」的原理,其实和火箭发动机相同,将建筑物、地基之间加装隔震层、橡胶支座,借以「抗震」。除了能抵销8成的地震能量外,与建筑物同寿、未发生地震就不用更换,也是「隔震支座」的一大特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固体火箭发动机首席专家尤军峰说:「运载火箭、导弹一放就是10年以上,橡胶不能老化、变硬、改变性质。『隔震支座』也具这些优势。」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也与陕西工厂合作,生产「隔震支座」,未来将能广泛应用。

增雨防雹替粮食增产

除了隔震支座外,四院41所的「增雨防雹火箭」,也备受瞩目。这种火箭和武器无关,主要让周边地区降雨、防雹,透过内存碘化银催化剂,让人工晶核水气结合,形成人造雨

四院41所所长任全彬说:「自2001年到2016年,我们共交付近20万发的增雨防雹产品;不仅在国内有60%以上的市占率,也替粮食增产做出非常大的贡献。」

然而「隔震支座」、「增雨防雹火箭」,在航天科技集团的军民融合成果中,仅是九牛一毛;单以民品产业来说,就占四院80%的收益。四院党委书记张康助表示,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民用产业的人才资源优势,不仅能强化国防建设,也能增进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