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周报(第159期)丨央行研究局张蓓:正推动发布煤电、钢铁等四个行业转型金融标准;三季度境内市场绿债发行规模增长25.49%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朱丽霞 广州报道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1、央行研究局张蓓:正抓紧推动发布煤电、钢铁、建材、农业四个行业转型金融标准

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蓓在2024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上表示,近年来,人民银行遵循防止碳锁定,对减排有重大贡献等原则,重点推动了转型金融的发展,牵头起草的煤电、钢铁、建材、农业四个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已经多次论证,正在抓紧推动发布。同时,及时启动了水上运输等7个行业转型金融标准的研制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基于当地发展需求和产业特色,根据共同的原则制定地方层面的转型金融标准。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推动金融机构和企业制定实施转型规划。

张蓓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完善绿色债券发行机制,构建多层次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积极完善转型金融政策框架,丰富创新,转型金融产品。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央行层面出台转型金融目录,将有效带动全国范围金融机构积极投入支持高碳排放行业低碳转型。

2、三季度境内市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25.49%

日前,联合赤道发布的绿色债券市场运行报告显示,2024年第3季度,我国境内市场共计发行145只绿色债券(同比增加2.11%),发行规模2198.07亿元(同比增长25.49%)。截至2024年3季度末,我国境内市场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3.93万亿元,存量规模约达2.03万亿元。我国境内市场共计发行145只绿色债券(同比增加2.11%),发行规模2198.07亿元(同比增长25.49%)。截至2024年3季度末,我国境内市场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3.93万亿元,存量规模约达2.03万亿元。

截止到2024年第3季度,从券种发行数量来看,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居于第一位,较去年同期相比,金融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的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金融债同比增幅最大,发行数量同比增加25.00%,发行规模同比增长55.74%。在募集资金用途上,超六成的债券公开披露了投向,已明确和可估算具体投向的资金主要流向了清洁能源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在2024年第3季度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上周碳价最高104.60元/吨

10月18日,上海环交所发布上周(20241014-20241018)的全国碳市场每周综合价格行情及成交信息。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最高价104.60元/吨,最低价100.02元/吨,收盘价较上一周五上涨2.54%。

上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063,290吨,成交额109,329,082.19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2,392,000吨,成交额236,993,000.00元。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3,455,290吨,总成交额346,322,082.19元。

2024年1月1日至10月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46,262,275吨,成交额4,187,451,258.24元。

截至2024年10月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87,884,886吨,累计成交额29,106,601,777.52元。

1、《企业碳账户融资实施指南》团体标准开始征求意见

近日,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联合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在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下制定《企业碳账户融资实施指南》团体标准。

广州市依托“穗碳”绿色低碳服务平台建立广州企业碳账户体系,通过对企业相关数据的分析评价进行碳排放核算、检测,建立涵盖行业信息、经济数据、能源数据、碳排放数据的企业碳账户。在企业碳账户的基础上金融机构积极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发挥金融支持企业碳账户作用。

团体标准为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开展企业碳账户融资工作提供了规范指南,进一步发挥企业碳账户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将企业碳排放信息嵌入金融服务体系,根据企业碳排放表现给予差异化融资支持,加强金融机构开展融资业务时对环境因素的监测及考量,挖掘碳排放生态环境价值,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碳金融产品创新,引导金融资源为绿色发展提供精准支撑,促进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该标准由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归口管理,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根据《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穗绿金协〔2023〕15号)的规定,现公开征求意见。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碳账户是金融机构衡量企业减排行动的有效抓手,该团标的实施将有利于金融机构基于碳账户开发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2、广期所与国家气象中心召开光伏气象指数专家论证会

10月17日,广期所与国家气象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光伏气象指数专家论证会,共同对光伏气象指数进行探讨研究。

近年来,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已提升至34%以上,成为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的关键领域。光伏气象指数旨在为“靠天吃饭”的光伏发电产业提供公开透明的远期信号,助力企业应对天气不确定性,为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会上,研发团队详细汇报了光伏气象指数的编制背景及进展。与会专家指出,在我国光伏产业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当下,研发光伏气象指数恰逢其时。这既是金融与气象跨界的有益尝试,更是全球独有、体现中国特色的创新实践,在国内外实现了同类产品“零的突破”。光伏气象指数大胆探索、小心求证,充分考虑影响光伏发电主要气象因素及我国光伏装机实际,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和可靠的数据体系,确保指数的表征性和标尺性,为上市光伏气象指数期货及衍生品、进一步丰富光伏领域风险管理工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光伏气象指数的推出是我国在新能源风险管理领域的一大突破,有望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3、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绿色债券报告2024》

日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布《绿色债券报告2024》,阐述政府发行绿色债券所得资金的分配情况及获融资项目的预期环境效益等。香港特区政府至今已发行合共接近2200亿港元等值的政府绿色债券,为多个本地的绿色项目融资。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绿色债券报告2024》就获政府可持续债券计划融资的绿色项目提供全面资讯,向投资者展示其绿色债券投资对可持续发展作出的实际贡献,并提升市民大众对绿色金融发展的关注。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绿色债券募集的资金,已全数分配或预留予绿色项目,包括提升新界东北污水收集系统、威尔斯亲王医院重建计划第二期(第一阶段)、元朗防洪坝计划及元朗市明渠改善工程(市区中心段)。

香港特区政府自2019年首次发行绿色债券后每年发布《绿色债券报告》,说明绿色债券所募集资金的分配情况,并委聘独立并具备资格的第三方核实报告内容。《绿色债券报告2024》是香港特区政府的第五份绿色债券报告。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以政府名义连续多年发布《绿色债券报告》,显示出香港特区政府对绿色债券市场的重视和支持,有利于提高债券市场透明度,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