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膨只是排碳大户想少缴碳费的借口

▲ 碳费子法及费率制定已步入最终拍板阶段的深水区。(图/总统府提供)

● 汤琳翔/环境权保障基金会研究员

近日碳费子法及费率制定已步入最终拍板阶段的深水区,经济部、产业、部分政治人物、以及为产业利益喉舌的顾问及评论家,也正紧锣密鼓地试图带风向影响舆论,尽可能地希望压低碳费,为企业逃避减碳成本与净零转型的压力。先有全国商业总会主席赖正镒主张台湾的碳费若高于日本的碳价每公吨2美元(台币约64元),将会伤害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又有立法委员指出碳费将造成绿色通膨。这些左一句全民承担通膨,右一句中小企业恐受其害的说法,其实都是模糊焦点混淆视听的说法,他们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掩护排碳大户的企业压低排碳成本,逃避净零转型责任。

▲ 立委李彦秀表示,台湾进入「碳有价」时代是正确方向,但政府在「降低企业冲击」、「引导企业改善碳排放」和「避免绿色通膨」方面仍有不足。(图/记者屠惠刚摄)

排碳有价 企业才会减碳降成本

碳费是去年《气候变迁因应法》修法后,规划进度最快的碳定价制度,碳定价的目的是要将组织与企业过往在营运中无须计入成本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为,予以价格化及内部化,让「排碳有价」,并且把排碳的成本清楚地列在公司财报上,企业才有动力减碳降低营运成本,更是金融投资机构判断企业是否能在气候变迁的大背景下,保持永续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为了鼓励企业提早投入减碳,碳价应该随时间提高,起征价格也不宜过低,过低的起征价格和低于预期的碳价成长趋势,都会让企业能继续怀着侥幸的心态停留在保守的减碳作为,不愿意提前规划长期强效的减碳转型投资与变革。

▲ 把排碳的成本清楚地列在公司财报上,企业才有动力减碳降低营运成本。(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别让碳费变成污染越多折扣越多

日前召开的第五次碳费审议委员会达成结论,一般费率起征价格为每公吨300元到500元,并应逐步调高至2030年达到每公吨1,200到1,800元,而企业提出自主减量计划后才可适用的优惠费率则留待后续会议决定。从减碳诱因的角度来看,一般费率的底价被压低至300元,其实已大幅压低优惠费率,以至于环境部长彭启明竟然可以公开喊出优惠费率可能为每公吨100元,然而舆论上谈的每公吨几百元都不是真正的底价,那只是产业方混淆视听的价格。因为如果是高碳泄漏风险产业,如钢铁、石化、水泥等,还可以根据优惠费率再打2折,一公吨的排碳成本竟然可能会低至20元,这个价格甚至比起日本已经过于低廉的碳价每公吨2美元(台币约64元)还要低上三分之一,而钢铁、石化、水泥这些高碳泄漏风险产业恰恰也正是排碳量最高的产业,几乎年年在台湾20大排碳大户上霸榜,如果还让这些排碳大户的碳费价格低廉到打折后剩20元,难道台湾碳定价的价格讯号是想传达「污染越多、折扣越多」吗?

▲ 钢铁、石化、水泥这些高碳泄漏风险,正是排碳量最高的产业。(图/记者蔡佩旻翻摄)

中小企业非碳费征收对象 甚至期望上游转型

那些用来掩护排碳大户的说法其实大多禁不起检视,以目前碳费规划初期征收对象为年排碳量在2.5万公吨以上的电力业、燃气供应业及制造业,推估约有281家公司、500厂,征收对象并非所谓中小企业,所谓百万家中小企业竞争力受损之说显然毫无根据。甚至某些中小企业还更期盼上游排碳大户尽早进行净零转型,否则会连带影响到下游竞争力,例如钢铁业的下游螺丝螺帽等扣件业,有三成销往欧盟,面对未来欧盟将实施的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它们已被告知将列入CBAM列管范围,这上千家扣件业者可能更期待上游钢铁业能够尽早供应低碳钢材料,才能让这些业者保持在欧盟市场竞争力,但是太低的碳费只会让上游钢铁业者不愿迈向净零转型,反而才是损及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 目前碳费规划初期征收对象为年排碳量在2.5万公吨以上的电力业、燃气供应业及制造业。(图/路透)

碳费并未造成绿色通膨 企业涨价永远不缺理由

至于所谓绿色通膨更是缺乏根据,环境部已在七月召开的第四次碳费审议委员会上提出,根据模拟每吨100元至1000元的费率对CPI的影响,假设收费对象能将碳费成本完全转嫁的极端情形下,且没有高碳泄漏风险配套,CPI年增幅仅约0.027至0.27个百分点,若加计高碳泄漏风险打2折,对CPI的年增幅更只有0.012至0.12个百分点,影响轻微。然而部分政治人物和产业方仍是一遍又一遍地在缺乏根据的情形下高喊着绿色通膨,试图达到三人成虎的效果。说穿了,其实它们在意的并不是通膨,只是用来掩护让排碳大户少缴碳费的说法,就如同永远不缺题材来正当化房价飙涨一样,即使没有绿色通膨,缺工缺料地价贵,每一个都是涨房价的好说法。

▲ 环境部7月5日公布6参考碳费费率,估每年影响GDP最多942亿。(图/环境部提供)

碳费是驱使排碳大户转型的重要诱因

碳费最主要的管制对象就是排碳大户,特别是钢铁、石化、水泥等产业,这些产业的特征是排碳量大,且由于原料与制程的因素,难以仅依靠使用再生能源即可减低碳排放量,这些所谓难减碳部门(hard to abate sectors)产业全世界都面临相同的困境,但国际大厂已经开始早早投资布局下一阶段的净零转型,驱动它们转型的动力,除了国际供应链净零压力,就是合理的碳定价工具内化碳成本。随着碳费即将进入最终的优惠费率审议阶段,满街都是产业方各种有如菜市场杀价的喊话和吓唬台湾社会的言论,台湾社会终究该思考,让碳排大户的碳费起征价打完折能够低到20元以下,这么便宜的碳价真的能驱动难减碳产业启动净零转型吗?又能够收到足够的碳费基金以投资各项低碳排与负排放技术来推动净零转型吗?维持碳费打完折后300元,别再让碳费打到骨折,企业排碳无责了。

▲ 台湾社会终究该思考,向碳排大户征收这么便宜的碳价,真的能驱动难减碳产业启动净零转型吗? (示意图/《ETtoday新闻云》资料照)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