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樹殺人頻傳 監委促中央地方檢討改進

北市中山北路一处路树去年8月突拦腰折断,砸中机车骑士致死。图/警方提供

路树频繁发生无预警倾倒伤人毁车,监察院通过监委王幼玲提出的调查报告,指路树造成公共危险的事故频传,除造成受害者家破人亡、赔偿金额持续攀高,也重创政府形象,函请行政院督促农业部、内政部及各县市政府检讨改进。

王幼玲调查民国108年至112年10月底,全台通报112件路树倾倒赔偿案,造成3人死亡、23人受伤,124件车损,赔偿2757万余元。今年4月26日,彰化县邮务士在投递途中遭倒塌路树砸中身亡,同一天在高雄澄清湖园区也有66岁李姓男子被倒树砸死;7月台风天,高雄凤山区路树连根拔起,当场砸死路过上班的女骑士,在极端天气下,路树杀人恐更频繁。

王幼玲认为在极端天气下,强化都市绿色基盘韧性相当重要,不但有效改善都市高温现象,也能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气象署观测资料显示,近30年台湾年均温升高有加速趋势,且有冬天缩短、夏天拉长趋势,在都市热岛效应加剧的高温化情况下,更凸显公园绿地与路树在降温、净化空气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王幼玲从北市中山北路路树砸死机车骑士事件发现,全国只有11个县市建立例行巡检路树的作业标准程序,仅8个县市要求执行人员须具备专业能力,7个县市有防治及巡检褐根病措施,过半县市尚待建立相关机制。

她促请行政院应督促农业部、内政部,协同并支持各县市结合科技,以精准预防、妥善巡检与生物防治法,强化都市绿色基盘韧性,回应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建构安全、韧性及永续特质的城乡。

王幼玲说,内政部虽订有「市区道路及附属工程设计标准」及设计规范,明定树穴尺寸与存活所需最小土壤厚度,但这只适用新建道路,既有道路路树多因人行道宽度不足、地下构造物或管线等限制,而无足够生长空间,导致树势虚弱,易遭病虫害而有倾倒风险。

另外,褐根病为我国树木病害之首,白蚁蛀蚀造成树基及树干伤口、中空,是路树折断、倾倒常见原因,也不利大树成荫,更损及民众生命财产。王幼玲盼农业部落实森林法「树木保护专章」,朝城市里山方向努力。

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表示,已预告两次森林法「树木保护专业人员培训考选及分级认证办法」草案,修正条文后,相关产业团体已获共识,发布施行后,规画与大学树木专业学院合作,扩大树保人员培训,协助地方巡检路树的人力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