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蠵龟宝宝全部变母的!暖化害的 台大提「孵化关键」解灭绝危机
▲台大与中研院的观察研究发现,全球暖化导致绿蠵龟宝宝性别比例失衡。(图/台大提供)
记者许敏溶/台北报导
台大与中研院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太平岛进行绿蠵龟产卵行为进行调查,发现全球暖化导致孵化卵窝的沙滩温度不断上升,预期将导致孵化稚龟全部为雌性,再次反映过去已发现气候变迁对绿蠵龟族群性别比例失衡的深远影响。学者建议,在孵化决定性别关键期应适时提供额外降温措施,将成为保育海龟的有效策略。
全球暖化不仅对人类造成冲击,也对生物栖地与种族繁衍带来负面影响。台大渔业科学研究所教授柯佳吟与刘璁翰博士后研究员、大气系教授林博雄,与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明修、陈昭伦组成研究团队,在海委会、国科会等单位协助下,研究人员在国境之南的南沙太平岛,连续密集进行全球关注物种绿蠵龟产卵行为观察及沙滩栖地调查。
▲台大与中研院团队前往太平岛,进行绿蠵龟产卵行为调查。(图/台大提供)
研究团队透过绿蠵龟卵窝环境,从母龟产卵到稚龟孵化进行连续监测,详细记录海龟孵化过程的环境变化。结果显示,比较低、中、高三种日照曝晒环境下的卵窝,受树林长期遮荫的低日照曝晒组卵窝温度最低,稚龟畸形率也最低,表明有遮荫的栖地条件对绿蠵龟后代的孵育最为有利。
不过,研究团队发现,受到全球暖化影响,沙滩温度不断上升,即便在有树荫的低日照组,卵窝的平均温度仍会达到30.38°C的高温,尤其在决定性别的关键期,更曾被记录到高达31.53°C高温,预期这样高温将导致孵化的稚龟几乎全部为雌性,也再次反映过去已发现,气候变迁对于绿蠵龟族群性别比例失衡造成深远影响。
▲研究发现,在有遮荫条件的低日照组别,孵化率较高,畸形率较低,在超过31度下,孵化率较低且雌性比例高。(图/台大提供)
研究团队同时比较过去20年间世界各地主要海龟产卵栖地的数据,发现沙滩与卵窝温度皆呈现上升趋势。研究团队认为,在当前气候暖化背景下,若仅沿用以往提供自然或人为遮荫保育策略,对于减缓海龟族群雌性化的效果可能极为有限。而在决定性别的关键期,适时提供额外降温措施,或将成为应对气候变迁下海龟保育的另一有效策略。
台大表示,研究团队也借由连续记录,成功预测绿蠵龟卵窝孵化成功与失败的可能状况,研究成功获得热带地区绿蠵龟产卵现况的重要资料,为未来海岸与海洋生态保育提供关键的科学依据,并已发表在国际重要生物保育期刊《Biological Conservation(生物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