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延后退休恐加剧「35岁危机」?专家:互补非竞争
中国大陆实施延后退休带来冲击,学者:不影响年轻人就业找工作。(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29日举行茶座,以「积极应对老龄化与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为题,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老年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深入分析,并回答媒体提问。(蓝孝威摄)
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9月13日通过延迟退休的决定和方案,不少年轻人担心,目前的「35岁危机」恐将恶化,未来找工作更不容易,企业也担心「五险一金」成本增加,与时下「降本增效」趋势背道而驰。大陆老人学专家杜鹏表示,「35岁大限」本就存在,不会因老人延迟退休而压力更大;各种企业型态并存,不排除有些会出走,但有些企业更依赖成熟的技工人才,可效法德国,为高龄员工重新设计工作流程,打造高龄友善的职场环境。
中国大陆职场特有的「35岁现象」,普遍存在于IT等高科技行业,超过35岁的高薪员工很容易被企业以各种借口辞退。中国人民大学老年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认为,这个现象在几年前就出现了,和今年公布的「延后退休」政策没有关系。
杜鹏表示,大陆政府也很重视青年的失业问题,中共中央、大国务院25日发布「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就提出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做好青年就业保障工作。
外界担心,老年人延迟退休,会不会减少年轻人就业机会?杜鹏表示,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就业岗位类型,应该是互补而非竞争。例如从事打扫环境、保洁卫生、建筑工地等,大部分岁数都比较大,这些工作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高。
杜鹏举例,包括中国政府现在推动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护理照护的人员,绝大多数都是50岁到60岁之间,这些工作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做,但是对很多大龄的人来说,有经验、也愿意去做,「年轻人和老人在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度,是互补的,而不是在直接在同一个岗位上竞争。这种岗位可能会越来越多,实现差异化的就业需求。」
此外,工作年资愈久的职工,通常工资也偏高。高龄者延迟退休,企业担心「五险一金」支出成本势必增加,与现在「降本增效」的目标背道而驰。有上班族因此担心,人力成本持续攀升,私人企业恐将移到境外,到时候想延后退休,都没有地方可以上班。
杜鹏表示,中国大陆东南西北的地区差异很大,不同的行业也有很大差异。不排除有的企业会遇到上述问题,做出迁厂的打算,但也会有企业需要技术成熟的人才,例如德国的汽车企业为了留住年长的资深的员工继续工作,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减轻身体腰背的负担,更有效的完成原来的工作,「关键在于创造对年长者友善的职场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