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见|文物被曝“长毛”,“霉事哒”不能“没事哒”

近日,有博主参观巢湖市博物馆时发现,展出的4件象牙制品中,其中3件居然发霉了,尤其是一件象牙笏板,全身布满鲜活霉斑,且霉菌还在发展中。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对三件象牙藏品进行了清理,并对博主提出的一些错别字、管理不善等问题进行整改、完善。

巢湖博物馆回应已经处理,并对博主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但舆论似乎并不买账。数件藏品出现明显“长毛”,更兼有错别字等问题,要靠游客提醒、馆方才“后知后觉”,这恐怕不只是博物馆文保系统不达标,更是暴露了馆方管理上的松散,在藏品保存上不上心。试想,就算馆方对藏品养护存在纰漏,对馆内温度、湿度等调节不到位,如果有最基本的巡馆制度,霉菌也不至于发展到让人几乎难以看清文物质地的地步。

展品“长毛”并不是个例。此前,陕西乾陵博物馆人形陶俑因长满金色小绒毛变身“金丝猴”。很多藏品对馆内温度、湿度、通风性等有较高要求,一遇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情况,文物就可能盐析、长毛或发霉,出现物理或化学性质的改变、劣化。这对文博类场馆的展陈条件和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近些年来,随着“文博热”而升温的是,各地通过系列展陈活动,以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创新手段,大大强化了文物的保护性利用。但这一切的基础在于保护,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明资源,其历史样貌往往较为脆弱,一旦后期管理不力很可能造成不可逆伤害。博物馆作为藏品保护单位,应当承担保护藏品的应负之责。否则,博物馆都不珍惜,如何教育公众爱护、尊重文物?

除了藏品“长毛”这一硬伤,眼尖的网友还发现该馆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在一些展品面前“惜字如金”,只标注了诸如“西汉漆罐”“玉朱雀踏虎衔环卮”等名称,没有年代、发掘地等基本信息。这当然算不上错误,却没有站在参观者角度考虑。简洁的文字,利于观众了解文物背后故事和展陈思路,增进我们对文物的探索欲和兴趣。普通人站在这些青铜陶瓷展品面前,如果仅有文物名称而无身份信息,难以便捷了解这些文物的“身世”,展出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

让人欣慰的是,博主的吐槽引发网友关于文物管理的探讨,这也侧面说明公众对文物保护的关切度越来越高。对博物馆尤其是中小博物馆来说,妥善对藏品进行保护性展陈,既是自身应肩负的职责使命,也是回馈网友期待、不辜负公众文博热情的有为之举。

(韩宗峰)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