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的“凡尔赛”

·全文共 1200 字,阅读时长约 5 分钟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文 / 刘胜军

岁末年初,一向低调的马化腾发表了一篇经典“凡尔赛”宣言:

• 腾讯只是国家社会大发展期间的一家普通公司,是国家发展浪潮下的受益者,并不是什么基础服务,随时都可以被替换。未来,腾讯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时候,要做到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做好助手、做好连接器。

“不明觉厉”者,还以为小马哥真谦虚、真低调。如果你这么想,只能说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小马哥并非谦虚,而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早在2010年马化腾接受《人民日报》访谈时就说:

• 腾讯希望做互联网上的水和电。腾讯目前的海量用户及我们拥有的业务数量,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及创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转眼11年过去了,马化腾的预见已经成为了现实,只不过这个现实让包括马化腾在内的所有人都很不适应。

什么是“基础设施”?传统的公路、铁路、航空是交通基础设施。步入通信时代后,移动电话成了基础设施。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无疑就是互联网。

在互联网时代,“入口为王”。谁掌握了入口,谁就是最强大的基础设施服务商。

先看用户数量。腾讯、阿里巴巴是国内唯二拥有“十亿级”用户的企业。

再看粘性。若论用户每日时长和打开次数,微信无疑是用户之王。

在数字化的今天,可以说:

• 微信才是中国排名第一的基础设施。

原因很简单:微信不仅具有文字、图片等交流功能,更有可以完美替代移动通信的音频、视频聊天,还可以视频会议。微信小程序更是一个便捷的入口。微信支付更是便捷无比的支付手段。

现在,很多人办一张“手机卡”,已经不是为了手机通话,而是为了方便获得移动网络流量。

所以,腾讯100%不是一家普通公司,而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

腾讯可以随时被替换吗?

马云的确思考过这个问题,还推出了“来往”,如今来往早已踪迹全无。

微信强大的原因在于一个关键词:网络外部性。根据2018年数据,每个微信用户平均有128个好友。后来,微信取消了“5000个好友”的上限,足以说明其网络外部性之强大。

阿里巴巴虽然强大,但前有京东,后有拼多多。

相比之下,微信之强大,空前绝后。

可以说,腾讯是比阿里巴巴更加基础的基础设施()。

当然,不可否认,头条、抖音的崛起,冲击了腾讯的龙头地位。然而,到目前为止,微信的江湖地位依然固若金汤。

所以,在平台经济反垄断的背景下,马化腾的“普通公司”、“随时被替换”,绝非谦虚,而是顾左右而言他。

吴敬琏先生说得极为深刻():

• 除了“赢家通吃”的属性,平台企业还有另一个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属性。平台企业往往是供应方和需求方接入并互动的“基础设施”,是交易设施的提供者,因此具有准公共品属性。如果允许这种“准入权”管理,作为基础设施的平台企业就有可能获得“垄断”高收益率,对此公共政策又该如何应对?

• 任何美好的事物往往也有它的阴暗面。信息产业本来就是一个“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因而造成“赢家通吃”的产业。平台经济的这种“赢家通吃”以及投资并购优势,是否会演变为“通吃赢家”并长期维持垄断。

与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进退的马云相比,马化腾也算一个聪明人:

• 2021年腾讯捐赠1000亿促进共同富裕

• 2021年监管层进一步收紧了对网络游戏的限制

• 腾讯退出京东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由17%降至2.3%

但,马化腾的低调,掩饰不住腾讯的洪荒之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