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生:A股正迎来新成长时代 五大维度甄选好公司
(原标题:同泰基金总经理马俊生:A股正迎来新成长时代,五大维度甄选好公司)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居民财富的迅速积累,推动公募基金跨越式发展。一批由专业人士发起设立的公募相继诞生,为行业增添新生力量,其中,由券业老将马俊生参与发起设立的同泰基金开始崭露头角。成立近3年来,同泰基金坚守深耕精细化投研能力,产品布局逐渐丰富,业绩稳步提升,在高质量标准化体系的支撑下跑出发展加速度。
“精细化”是马俊生进行公司建设的关键词,也是锻造特色投研的重要手段。他以打造高效务实的价值集成平台为目标,将成功的经验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固化,在此基础上不断迭代更新,致力于实现投研、销售、风控等各个业务环节的标准化、流程化,最终实现精细化。
马俊生认为,传统蓝筹延续了5年的鼎盛,接下来即将迎来新成长时代。新一批核心资产蓄势待发,二级市场投资迈进新投资时代,只有持续打造核心投资管理能力,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才是应对之道。
同泰基金总经理马俊生
筹建同泰基金前,马俊生曾任华泰联合证券总裁、平安证券副总裁。自2000年起,他分管过经纪、研究、投行、自营、资管以及PE投资业务在内的大部分证券公司业务。这位券业老兵于2016年9月参与创立同泰基金,毅然开启创业新征程。
“转型”并非偶然。谈及发起创设公募基金公司的初衷,马俊生坦言:“在证券行业一线耕耘多年,我亲身经历和见证资本市场的巨大变迁,也目睹了许多股民财富暴涨又全部失去的瞬间。我不断反思作为证券从业人员到底能够为客户做什么,而进入公募行业、发起创办基金公司,正是我深度思考后的答案。”
抚今追昔,马俊生感触良多。他回忆道,从业以来有两件事情令自己印象颇深,也是后来创办公募的重要缘由。2008年股市暴跌期间,他在联合证券(今华泰联合证券)管理经纪业务,整个经纪人队伍多达1万人。在那次股灾中,账户缩水50%上下的客户不在少数,部分甚至亏损80%以上。
“从证券经纪业务的本质看,代理买卖证券交易只是通道业务,并不能帮助客户实现资产的保值。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道作为简单的低价值含量服务,同质化严重。”他说,“如何帮助客户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对客户收费,是我2008年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牛市与股灾齐飞的2015年,再次触动马俊生。股灾发生前夕,分管平安证券自营业务的他察觉到风险后顶住压力果断清仓自营盘,此举使得自营业务在当时的暴跌中得以全身而退。然而,很多人并非如此幸运,他们损失惨重、伤痕累累。面对客户鲜活而真实的无奈、悲伤,马俊生深感痛心。
“客户的财富不断缩水,那我们这群从业者还有存在的价值吗?”2008年至2016年期间,马俊生不断拷问自己。他逐渐意识到,具备真正的投资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实现企业和自身的价值。而公募基金通过专业、公开、标准化的投资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在资产管理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标杆典范,与他所追求的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正是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本着“创建一个能够为持有人创造价值的平台”的初心,马俊生发起创立了同泰基金。
自成立起,同泰基金始终践行“经得起托付,为信任奉献长期回报”的价值观,以投资者利益至上为己任,致力于提供符合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符合客户预期的产品及服务。
锻造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体系
同泰基金成立之初,就定下“三步走”成为一流资管机构的战略蓝图。过去两年多时间,作为公募新秀的同泰基金苦心求索,默默蓄力,顺利达成第一步的阶段性目标——“活下来”。
在没有强大机构股东支持的背景下,业绩是公司的试金石。据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同泰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最近一年绝对收益达45.99%,在141家基金管理人中排名前1/4。今年上半年,同泰权益基金斩获13.43%的绝对收益,位列前30强。良好回报背后,与科学的管理体系密不可分。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马俊生在公司制度体系建设方面颇有建树,过去两年多时间他带领同泰基金深耕体系建设。
“平台”是马俊生多次提及的词语,也是他构建公司体系的方向。在马俊生看来,基金公司要想维持长久竞争力,依靠个体的爆发远远不够。相较于仅打造个别明星基金经理,他更注重包括投研、销售、风控在内的平台整体建设,而这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
马俊生将引进老团队比喻为克隆一只多利羊,多利在诞生的那一刻起,身上的细胞便已处于老化状态,克隆不能理解为新生命的开始,它只是原始生命的普通延续,所以马俊生更倾向于打造新团队。要锻造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融合是关键一步。“能进入这个行业的都是聪明人,但一群聪明人堆在那里也没用,关键是人与人之间要交流、要融合,思维与方法论的融合。”
融合的关键在于确定统一的语言体系,秉持一致的价值观,贯彻统一的行事方式,建立统一的核心管理理念和工作流程,借助标准化流程实现理念和风格在团队上的固化和延续。在这个环节上,同泰基金在投研、风控及销售团队内部和不同部门间建立起一套共同的制度、方法和语言体系,团队成员协作共进,如研究行业、研究个股的标准化模板,不同风险等级产品的投资决策流程等。
马俊生说:“基金公司如果没有形成流程化的工作方法,研究和投资、投研和销售就会割裂,即使几百人的团队也像一盘散沙。公司为此建立了一套专业、严谨的规则,要求所有人员严格遵守,以在受理、办理、反馈等事项全流程形成闭环。”
对于投研团队,马俊生提出更严苛的要求。首先是投研理念的统一,必须坚持以基本面研究为核心驱动力、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其次是决策过程的统一,即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基于深入透彻的研究做决策,深挖底层数据,理解底层逻辑,然后按照一致的框架产出报告。他举例称,招股说明书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最充分的一份报告,然而通常被忽视。同泰基金要求投研人员认真研读企业招股说明书,夯实基本功。
为打造标准化投研体系,同泰基金还重点加码金融科技。2020年4月份开始,公司进行智能投研系统的研发。上线近一年来,系统不断优化升级,目前已经可以实现个股评价、投资组合构建及评价、个股风险提示、市场风险预警等功能,大幅提高效率。“将投研团队从基础数据测算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更多时间思考。”马俊生说,同泰基金致力于打造集风险分析、投资组合管理、交易以及操作工具于一体的平台型系统。
随着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完成第一阶段目标的同泰基金正向着多元化资产配置为驱动的第二阶段目标前行。
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同泰基金运用多种方法储备人才,以期实现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
公司成立之初就制定了“两条腿走路”的人才梯队培养思路。“一方面引进行业出色的成熟人才担任骨干,另一方面也从工作年限较短的年轻人与应届生中直接培养。”马俊生介绍道,公司主要采用 “高能带高潜”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潜”的业绩不一定在现阶段是最好的,但具有强学习能力,未来可能会有超越同辈的卓越表现。经历了2至3年的培养历程后,成长起来的研究员开始进入成熟期,目前同泰基本上形成人才内部良性循环。
马俊生同时强调,“选拔时注重理念一致,在培养中强调时间积累”。投研沟通是否高效,一方面,取决于理念是否相通,因此,同泰在成熟人员的招聘上高度重视其对公司文化的认同程度;另一方面,投资研究的顺畅交流也需要时间的积累。通过长期磨合,培养的人员在工作方法和沟通方式上与公司深度融合。
在同泰,研究员和基金经理的交流很多,包括每日晨会、每周的行业研究例会、月度分析会、季度策略会、投资决策会及专门的主题研讨会等。
“借助频繁的交流,我们力求实现不同观点的探讨交锋和借鉴,实现上下游关联行业间的融会贯通,促进每一个投研人员的优势发挥,最大程度规避信息封闭。”马俊生说,这样的高频交流使投研之间形成紧密交流机制,投资和研究间能够快速联动,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人才成长也更加迅速。同泰基金还在投研岗位上建立起市场化机制,将合理授权、适度激励和容错机制三者合一,淡化基金的短期排名,通过灵活的体制进一步浓缩投研精华。
通过人才梯队建设,同泰基金形成了以基金经理为主、研究员为辅的人员结构,目前有基金经理7人,均从事过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研究能力。投研团队重点规划医药、消费、制造、信息技术四大类行业发展方向,力求实现研究过程专业化、研究成果共享化。
创业并非易事,小伙伴们的拼搏劲头常令马俊生感动。“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多,但我们的团队有活力、有激情。这种勤勉尽责、追求卓越极致的文化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感召合作伙伴和客户信赖的一股强大力量。”他说,公司文化能够强化人员对流程的执行力,同泰基金所倡导的“经得起托付,为信任奉献长期回报”的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地扎根在每一个人心中。
五大维度甄选好公司
同泰基金对产业变迁及企业成长理解深刻,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选股标准。公司坚守的投资框架是在估值合理的前提下优选景气度比较高的赛道,从中挑选优秀公司长期持有。
马俊生认为,寻找真正好公司的核心是持续成长,可从五个维度来做判断:
第一,公司处于好赛道。赛道即行业,容易诞生牛股的行业具备发展空间大、持续成长、需求刚性等属性,同时具有较好的竞争格局。例如,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带来头部企业的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创造了全球领先的优秀科技公司。马俊生常常告诫基金经理,提醒他们着眼于长期逻辑寻找好赛道的好公司。
第二,公司商业模式优秀,并且这种优势体现在财务数据中。商业模式是企业为客户、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方式,即使在同一赛道,不同公司提供的同类产品在服务、客户群体、营销方法上都是不同的,优秀的商业模式可成长并快速成长,表现为良好的财务结构、充沛可持续的自由现金流、可持续的现金分红股息率,以及能够体现企业在成长、成熟阶段给股东创造价值能力的ROE水平。
第三,公司具备差异化的核心竞争优势。公司核心竞争力包括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良好的市场口碑、齐全的产品结构及核心领导层的企业家精神、专业的管理与技术人才储备等。“整体而言,研发和销售是企业最核心的两大竞争力,优秀的企业至少具备其中的一项。”核心竞争力是平台综合素质的整体反映,真正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具有始终保持领先的市场驾驭能力。
马俊生还强调,好公司必须具备股东意识。他举例称,有些行业的上市公司年利润动辄上百亿,但永远在向股东伸手、融资,缺乏回报股东意识。另外,有损害股东利益前科的公司,只要领导层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些公司都不值得关注。“我时常提醒年轻研究员,远离没有股东意识的公司。”他说。
他还认为,选股也不能一味地买龙头,而应该注重估值水平。对某些高估值的绩优核心资产而言,在2017年之前业绩增速能有50%以上,但目前业绩增速却只有15%到20%左右,按照自由现金流的估值模型,其实未来五年内的内在回报可能并不会很高。
在马俊生看来,投资是“守正出正”的过程,要始终恪守投资的正道,然后再寻求收益,要先控制风险,再追求收益。
A股正迎来新成长时代
展望未来,马俊生对资本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A股正走进新成长时代,机构投资者正在迈进新投资时代,新一批核心资产蓄势待发。
“去年上半年市场充斥着悲观情绪时,我就坚定看好后市,现在我更加乐观。”谈及对后市的看法,马俊生直言,在疫情影响方面,中国“先进先出”,经济复苏步伐走在全球最前列,一季度GDP增长18.3%。基于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双循环模式将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与此同时,去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对全球贡献度达到13.13%,中国出口正由低端商品向价值链上游攀升,彰显旺盛生命力。
从货币政策的选择来看,中国在此次疫情危机中实行了相对审慎克制的货币政策,整体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以及可持续性。马俊生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保持在正常区间,利率水平稳定适中,有足够的向下调整空间,并且工具手段充足,这将有助于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尤其在“房住不炒”政策不断落实、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不断被抑制的情况下,真实利率水平不断下降,有利于资本市场估值水平的提升。
经历2016年以来的“三去一降一补”,产业不断整合,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提升,一批公司成长为优势产业中的骨干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马俊生判断,伴随着产业变迁和市场结构调整,以及过去十几年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之注册制时代大量新兴产业的证券化,证券市场正跨入新成长时代。
“果树上总有一些果子结在较低位置,伸手可得,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低垂的果实’。对应到A股,很多中大盘蓝筹股都经历了一波长期上涨或者快速上涨行情,估值优势已被股价大涨所削弱,有些个股甚至透支了未来几年的业绩。这些‘低垂的果实’已所剩无几,而更高处的密密麻麻的果实正快速成熟。”他说,这些果实就是新成长资产,也是正在崛起的新兴核心资产。
以史为鉴,在1982年开始的美国最大一波牛市的前10年,漂亮50是市场的生力军,但1982年美国新的一轮牛市中,以电子、科技、生物医药为主的新成长取代了漂亮50,成为新一轮牛市的生力军,直到今天。
回到中国市场,2008年至今过去13年,上证指数还在3500点附近,部分头部企业的估值却处于历史估值顶部区域,而能够代表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具有良好商业模式和竞争力、估值处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资产,正有待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去挖掘。
相应的,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正迎来新投资时代。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近23万亿元,其中,债基和货基占据大部分份额,公募持股市值占比不到6%,仍有长足发展空间。
布局面向未来的领域
投资最需关乎的事情就是应对未来。具体到新核心资产的挖掘,马俊生指出,投资需要顺应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提前布局面向未来的领域。
“技术的进步是培育核心资产的沃土,投资也应该把握技术革新主线。”马俊生说,新能源、光伏、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诸多前沿领域备受重视与期待,其未来的技术突破直接催生出巨大的产业空间和投资价值,是未来数年增长最快的赛道。
他认为,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也就9%左右,而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预计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18%以上。而在203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达到25%的目标指引下,新能源产业也将迎来发展机遇期。
另一方面,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催生大量投资机会。在马俊生看来,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而制造业是中国未来工业化、现代化和信息化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基础。2020年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制造科技化”带来的投资机会,即经过多年培育,我国在某些高科技制造业赛道,或领先于全球,或与国际领先的距离快速缩短,其中龙头公司涨幅巨大。“制造科技化”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这类投资机会也会不断涌现,应引起足够重视。
“过去5年A股涌现出的大牛股中,除消费股外大多为新公司。在科创板、创业板相继施行注册制背景下,更多新股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谁占据新赛道的制高点,谁才有机会问鼎新成长之王。”他说。
马俊生表示,市场不以短期业绩为衡量标准,更看重长期的业绩沉淀,而客户也正是基于对长期业绩的信任,才会选择一家基金公司的产品,这是简单的归因分析。在向前发展的时代和日新月异的技术更迭中坚持挖掘好公司,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同泰基金永恒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