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丨“如何科学躲鸟粪”,是好论文吗?

在宁波大学有一条被学生们称为“天使路”的小径,路旁高大茂盛的樟树上栖息着白鹭,路人走过时,不经意间就会遭到鸟粪的“光顾”。为了科学地避开这些不请自来的“冰淇淋”,宁大物理学院2021级物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展开了研究,撰写了论文《论一种白鹭排泄物分布的研究方法》。

这篇论文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模式,并考虑白鹭的栖息习性和活动规律,使用种种数学公式,最后得出了结论——只要在55.4秒内通过“天使路”,就可以免受攻击。一本正经地研究一个不那么正经的话题,让这篇论文迅速出圈,登上了热搜。

这样的论文当然是有新意的:善于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问题,颇有“百姓日用即道”的哲学意味;而且,研究“如何躲避鸟粪”这种角度清奇的话题,也有着特别的意义。毕竟这种小事大概率不会成为大部头著作的主题,学生去钻研这种学术“缝隙”,对发散思维也有好处。

事实上,近些年有不少别出心裁的论文出圈,主题和研究领域五花八门。有的研究“研究生为什么要换导师”,有的研究“八角茴香对卤鸡肉的影响”,有的研究“‘云吸猫’背后的社会心理”,还有的研究“情趣内衣中的‘情感表达研究’”……舆论也津津乐道于去捕捉这种有话题性的论文,将之放到大众阅读的层次点评一番。

但这样的论文是不是好论文?换句话说,好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却难以一概而论。论文的评价体系是有一定门槛的,舆论对某些趣味论文的热捧,未必能和严肃的专业评判等价。

比如对于宁波大学学生研究如何科学躲鸟粪,网上不乏溢美之词,有人说这才是“真才实学”,有人说这“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创造力”云云。但如果仔细看论文内容,就能发现论文整体的结构并不复杂,虽然布满公式,但更像是一个大学生的“学术练习”。客观来说,这篇论文的话题度与专业学术深度,未见得是能够匹配的。

这并不是苛责学生,其实从行文本身来看,作者的心态也没有那么“正式”:在致谢里说这是“小短文”,能令读者“莞尔一笑”便深感荣幸。这本质是一篇专业领域的“游戏笔墨”,做陈义太高的夸奖,未免有点失真。

不过,一种舆论现象或许更值得人们思考,即舆论往往会从大众阅读的视角,将一些学术作品捧到极高的位置——比如登上热搜头几名的位置。这背后的原因或许只是有趣,甚至只是因为自己看得懂题目。假设一篇论文研究粒子对撞、高温超导,上热搜的概率大概就会急剧降低,因为它的阅读理解门槛过高。

但要承认,这种舆论评价和真正的学术评价相距甚远,甚至可能是南辕北辙的。舆论觉得“好玩”就足够,但对于学术来说,却要讲究“有用”“有创新性”。在这种舆论对论文的围观中,人们也应当保持清醒,不要产生误解,既不要觉得这种通俗易懂的选题才是“脚踏实地的学术”,对之赞美过誉;也不要因为其主题不够“风雅”,就嗤之以鼻。这些评价都过于简单了。

无论如何,学术评价和“我来点评两句”是有差别的,论文的质地还是应当放到专业的评价体系内被审视。至于舆论围观论文,这无可厚非,但也没必要太过当真。人们围观吃瓜,本质是看个热闹,远非一锤定音式的价值认定。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理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