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最新报告:未来3至5年中国车市将出现更多的兼并购和深度合作

2月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开专家媒体交流会,来自业内的权威人士出席并发言,围绕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形势和智能网联汽车变局等多个话题分享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会上表示,伴随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落地、快充和冬季加热等技术优化扩展使用场景,2026年之前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将持续快速突破。

具体而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将在2024年突破40%,2025年接近50%,2026年超过50%并占据主导地位。

欧阳明高表示,目前市场从豪华电动轿车和经济型轿车两端发展演变为向紧凑型家用轿车集中。当前,混动车型风头正劲,市占率可能在短期内上升至纯电同等水平。但从长远来看,欧阳明高认为纯电汽车仍将在2035年回归成为车市主体。

高昂的售价一度阻滞了纯电汽车普及的步伐,但这一局面预计将伴随着电池成本下降而逐渐改善。百人会与麦肯锡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与展望》指出,到2030年,锂电池成本预计再降低25%,进一步推动油电同价。

智能驾驶的消费偏好也将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不断强化,甚至影响全球车市潮流。报告显示,中国车主表现出为更好的自动驾驶功能付费的意愿,高达53%的高端新能源车主愿意为这项功能更换品牌。未来智能驾驶功能,尤其是基于智驾的个性化场景应用将成为影响购车决策的核心项。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进一步指出,随着智能化功能在海内外市场的普及,欧美车市也将被中国消费趋势引领。

展望2030年,报告认为智能驾驶和生成式AI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促使高阶智能化功能从25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逐渐下探到15万左右。

供应链方面,报告判断当前的跨国协同发展格局将继续维持。判断依据之一在于,全球汽车专利提交量排名前五的汽车公司分属四个不同国家,这意味着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实现汽车技术的完全自给自足。

但中国在汽车行业的跨国设计、制造、销售环节中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事实上,中国制造商对全球汽车市场格局的颠覆在去年已经初见端倪,比亚迪年度销量首次跻身世界前十。

报告指出,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成熟,未来3至5年中国车市将出现更多的兼并购和深度合作。以成熟汽车工业国家作为参考,排行前十公司市场份额基本稳定在九成以上,中国车市有可能延续相似轨迹。

报告称,到2030年中国汽车公司有望在全球前十中占据2至3个席位,前提条件是自主品牌在本土市占率达到60%至75%,在海外核心市场也占据一至两成份额。

与此同时,过去将中国视作生产基地的跨国汽车制造商也正在转变态度,越来越多的公司争相布局研发,由“在华制造”转变为“在华创造”。

为更快迎合中国乃至全世界新能源消费者的需求,大众集团去年4月宣布计划投资约10亿欧元在安徽合肥建立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采购中心;同年,丰田针对在华最大研发基地推出系列变革,以加快推进智能座舱的本地化设计和开发。

报告预计,到2023年全球乘用车销量将超过8千万辆,新能源占比将达到50%。未来领跑全球汽车行业的区域主要是中国和欧盟,这两个市场的新能源占比将超过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