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合产业中上游 国产杂粮复兴再进一步

杂粮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林源泉(右五)领衔,成功媒合国产杂粮生产端和加工端合作。(许素惠摄)

国产杂粮品质比进口好。(许素惠摄)

由于加工业者观望,导致今年国产大豆库存量迄今还有约3000公吨,杂粮基金会积极为农民销售,成功媒合加工业者,每月至少可以去化300至500公吨,而且每公斤价格维持在5、60元,甚至70元,让农民有合理利润。

杂粮基金会董事长林源泉表示,大粮仓政策透过对地绿色补贴,鼓励二期稻作休耕转作杂粮,活化休耕农地,提高农民种植杂粮的意愿,产量增加,导致今年库存量迄今还有3000公吨。

受杂粮基金会委托整合小农成为契作主体、串联加工业者的嘉义县义竹生产合作理事主席翁育群分析,库存量高的主因在于加工业者等待价格下跌的观望态度,因为进口大豆很便宜,产制出来的豆制品售价不高,加工端也希望低价买到国产豆,然而国产豆耕作成本高,未到保本价格,农民也不轻易出售,双方便僵持不下。

林源泉说,该基金会积极促成生产者和加工者交流对话,达成将产品标准化,在合理价格下相互支援供货,尽量朝有机或产销履历生产,增强消费者对国产杂粮的识别度等共识,终于进一步成功媒合两端。

翁育群指出,媒合出货价格每公斤约5、60元,对生产者和加工者都是合理价格,豆子品规更高的,甚至可卖到70元,农民有利可图,加工业者成本负担适中,预计从8月到12月,接下来每月可出货约300至500吨,直到年底现有库存量便所剩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