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限制中国晶片发展有多难?从一家企业看分明
中国新创企业「华芯程」声称要推出少数西方企业才有的微晶片设计软体。这显示美国限制中国晶片业的行动并非易事。(图/路透社)
来自中国、曾任职于矽谷的张立国去年就任中国新创企业「华芯程」执行长,这家公司声称要推出少数西方企业才有的微晶片设计软体。这显示美国限制中国晶片业的行动并非易事。
这种抢手且高度专精的软体工具称为「光学邻近修正」(OPC),用在许多微晶片设计上,也是先进晶片设计的关键工具。
在美中争夺经济和军事强权之际,先进晶片制造是两国之间最易引起争论的技术对抗之一。
根据路透社看到的公开纪录和熟知张立国生涯发展的人士说法,他在掌管华芯程(SEIDA)之前,于美国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不仅拥有永久居留权,还在矽谷(Silicon Valley)置产。
他曾受雇于「西门子数位化工业软体公司」(Siemens EDA)。在OPC软体工具方面,这家企业在中国市场享有主导地位。除了张立国以外,西门子数位化工业软体公司至少还有3名来自中国的员工加入华芯程。
华芯程在2022年为投资人准备的商业计划中,将OPC称为「不可或缺的技术」,并声称将于2024年初推出这项工具。华芯程表示,中国版的OPC将「突破外国垄断」,协助中国在晶片技术上自立。
这番说词吸引了一些资本雄厚的中国投资人。根据路透社近期看到的企业资料,中国晶片制造龙头「中芯国际」的投资部门也是支持者之一。美国政府规定美国企业必须申请特别许可才能供应技术给中芯国际,理由是这家公司疑似与中国军方合作,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中芯国际没有回应路透社有关这项投资或美国限制措施的提问。
路透社记者近期前往杭州造访华芯程总部时,被告知张立国无法受访。营运长常沛伦(Peilun "Allen" Chang,音译)后来在电邮中说,路透社看到的计划书已经「过时」,公司目标有变,投资人主要是「私人机构和个人」。他不愿说明公司已募集多少资金或打算开发哪些产品,仅说商业计划「仍在评估中」。
路透社无法判断华芯程在销售OPC方面是否有进展。这款软体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整体技术的一环。这些工具有助于设计晶片,从而提升人工智慧、量子运算和极音速飞行等战略新技术。
常沛伦在电邮中说,美国的限制是张立国等人离开西门子数位化工业软体公司并转而投入华芯程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些限制「限缩了他们的职涯发展和参与重要计划的机会」。
华芯程及其高层主管并未被控有不当行为。路透社也没有证据显示这家公司在利用可能被视为西门子数位化工业软体公司或其他公司专有的知识或技术。
专家说,华芯程的成立遵循了中国企业奠基于外国技术之上的模式。即使华芯程高层未获取原任职公司的资产,相关技术也过于复杂,须与现有供应商往来多年才有办法提供类似产品。
德国智库「新责任基金会」(SNV)技术与地缘政治部门主任克莱恩汉斯(Jan-Peter Kleinhans)认为:「至少可以说,要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没有任何现有智慧财产权的情况下从头研发OPC,会很困难。」
华芯程的例子说明了西方国家阻碍中国先进微晶片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产业专家说,美国的出口规定或许能拖延中国的进步,却不太可能阻止中国的晶片技术发展。曾任晶片制造商英特尔(Intel)驻中国总经理的布鲁克(Michael Bruck)说,美国企图阻止中国,却只能减慢对方发展的速度,反而「会促使中国更加独立」。
尽管美国实施出口管制,中国仍持续取得进展。
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今年8月推出新款5G(第5代行动通讯技术)智慧型手机,采用了中芯国际制造的7奈米精密晶片。美国商务部随后表示,正调查这两家企业是否仰赖列入管制的美国技术来研发这款晶片。
然而,要证明某些技术的来源并不容易。
许多半导体进展是建立在现有智慧财产权上。而业内人员流动,尤其是跨国流动,可能会让调查出口违规或为智慧财产权盗窃索赔难以进行。
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战略科技计划(Strategic Technologies Program)主任路易斯(James Andrew Lewis)说:「你没办法真的用任何出口管制措施去控制人们脑袋里的东西。」(译者:曾依璇/核稿:卢映孜)11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