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频频联手“圈内人”,背后是汽车共享化平台新趋势?

近年来,国内汽车行业整体发展进入充分竞争阶段,但由于主机厂在燃油车领域技术提升越来越困难,大家技术趋同,致使同价位产品同质化严重,大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很难拉开差距。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则完全不同,经过几年的沉淀积累,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是如火如荼,包括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都挖掘各自的产品特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攻城略地”。

除了新产品层出不穷之外,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则是“门外汉”和“圈内人”的合作进入到新阶段,比如最近沸沸扬扬的苹果欲借助现代起亚E-GMP平台打造Apple Car;百度主导并联合吉利汽车组建百度智能汽车公司,利用吉利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打造百度汽车。当然,圈内类似的合作也不在少数,如大众除了向福特共享MEB平台外,奥迪与保时捷共同开发的高端新能源平台PPE也计划开放等。事实上,早在2018年,比亚迪就推出可开放共享的专门针对纯电动汽车研发、制造的e平台,而北汽、长安、东风等企业已经与比亚迪就共同利用e平台技术开发电动车进行技术探讨。

开源平台似乎成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的一种新玩法,那为什么这些企业选择开放平台呢,这将带来什么好处?

?平台不是企业的核心秘密吗?

平台是指汽车从开发阶段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设计方法、设备基础生产工艺、制造流程乃至汽车核心零部件及质量控制的一整套体系,汽车平台化拥有更高的集成度和零部件通用性,从流水线生产到平台化,车企始终在为降低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不遗余力,而目前平台化的优势便是开发成本最小化、产品价值最大化、缩短开发周期等。

所以,将这套完整的体系说成是车企面对市场竞争的致胜“法宝”也不足为奇。一套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率高、制造水平优异的生产平台,对于车辆的品质有直接的影响,其对企业先期的设计、人力、财力等要求极为苛刻,每一个部分存在问题都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如此艰难地打造一套平台,几乎包含了企业最核心的商业机密。而如今不少企业“大方”的给其他企业共享,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

显然,这背后有着比平台更重要的战略意义,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然任何一家车企都不会贸然把自家核心技术竞争者共享。

?双方都是为了降本

开放平台对于应用该平台的企业来说,直观可见的益处便是大幅降低成本。以福特为例,2019年1月,大众集团与福特汽车签署了一项合作备忘录,旨在探索在自动驾驶、智能出行服务和电动车型领域内的合作,福特将成为采用MEB电动车平台的“外部”车企。此前福特曾表示将于2025年打造15款全新电动车,MEB平台可能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此之前,成立于2015年的e.GO移动出行集团基于MEB平台与大众集团合作开展一个专属的汽车项目,大众在一份声明中表示,e.GO移动出行集团将利用大众的MEB平台生产电动车,以此作为大众电动车型的补充。e.GO的创始人Gnther Schuh表示,公司只需投资3700万美元就可以实现电动车量产,这样的成本在过去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而在百度选择吉利踏入造车圈的问题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吉利可以帮助百度走个“捷径”。“背靠吉利在整车制造方面的优势,将大幅降低百度在基础方面的投入,这让百度得以‘轻装上阵’,实现造车梦。”崔东树说。

从研发平台的企业角度来说,越多企业使用其平台,则越能平摊研发成本,尤其是对于起步不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相关报道显示,吉利浩瀚架构开发历时4年、投入超180亿元;大众为MEB平台投入超过60亿欧元、到2023年还会投入约300亿欧元,这些研发资金仅依靠目前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体量很难收回成本,如果在一个平台即将“退役”时还未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甚至收回成本,无疑是企业最不希望看到的,而开放共享则能加速“回血”。

此外,共享化平台的的零部件通用性也会比较高,同时所有车型的研发成本、开发周期、制造流程、生产工艺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熟度,一辆电动车的制造成本会大幅度降低,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车辆的售价也有望降低。

?共享平台是否能成趋势

越来越多存在竞争关系的车企开始寻求合作,平台的共享化正说明了这一点。事实上,车企的共享化平台也符合“新四化”特征,毕竟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有很多案例证明了共享化的成功,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再到共享汽车,共享化的意义和前景都是显而易见的。

如今轮到了各大车企共享平台,这有助于缩短研发时间、降低前期投资成本,并实现不同车型的定制化生产,最重要的是,开源的共享化平台能够使得不同车企协同合作,技术一旦实现共享,车企就会加大长期投入以实现车型开发,平台开发的活跃性将得到更好的保证。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互联网领域的软件开源,现成的源代码开放能够有助于更加及时并全面地修复安全漏洞,而企业更可以摆脱软件供应商的限制,从而进行自己的个性化产品定制。而在汽车行业,除了上游供应商的限制外,还涉及到如果缩短自己的研发流程,使用其他车企的共享技术,就意味着要增加测试的成本与时间,这条路该如何走,还需要车企进一步探索。同时,就像苹果与现代造车项目又爆出的“暂停”谈判一样,在这个合作过程中,企业之间肯定还有诸多利益控制权的博弈。此外,即使未来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开放平台,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也是在不同领域实力强大的企业强强联合,或者实力偏弱或新入局的企业借用平台实现快速生产。而在整体实力相近,或者细分领域实力对等的前提下,也很难实现合作。

不过,开放平台这一发展理念,无论开始合作是为了提供方还是使用方自身的利益或其他需求,我们都希望看到最终的受益者是消费者,以用户为核心,打造一套良性的发展循环,既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也能为市场提供更符合需求的产品,才是平台共享化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