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长新冠」,你还需要接种一剂心理疫苗
「长新冠」一词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新冠病毒感染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不仅是短期的应激事件。
世卫组织(WHO)定义,「长新冠」(long-COVID)是指发生在有可能或确认患有新冠病毒感染史的人身上;通常出现在发病后3个月内;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并且不能用其他诊断来解释。
即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的长期症状,也有研究定义为:COVID后综合征、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PASC)、新冠肺炎综合征候群等。
根据世卫组织(WHO)2021年6月对「长新冠」的临床个案定义显示,约10%到20%新冠感染者可能受到中长期新冠症状困扰,目前较为常见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疲劳、呼吸短促和认知功能障碍等影响日常功能的症状。
JAMA上一项纳入22个国家共120万COVID-19确诊患者随访的报告显示:感染 3 个月后,以持续呼吸问题,持续性疲劳伴情绪问题和认知水平异常为3个症候群,至少有1种症候群的报告比例为 6.2%。
儿童青少年则可能出现包括胸闷和疼痛、鼻塞、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和肌肉疼痛等长期症状。
世卫组织(WHO)表示,无论年龄、性别或是感染新冠的严重程度如何,任何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都有可能出现「新冠后症状」。
目前对于「长新冠」所出现的症状尚未公布正式的治疗方案,但「长新冠」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长新冠」最有效的方法自然是避免被感染。
新的政策下,接种疫苗也仍然是抵御「长新冠」的最佳之选。
英国国家统计局曾做过一项观察性研究实验,结果发现:未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中,有近15%的人出现「长新冠」;而相比之下,接种过2剂新冠疫苗的人群中出现「长新冠」的比例则不到10%。
临床流行病学家Ziyad Al-Aly团队通过超过1000万人大样本也告诉我们,接种疫苗后感染新冠,long-COVID的概率可下降约15%。
不同研究可能因为毒株差异、样本量多少、人群不同、感染次数等变量导致数据有相应偏差,但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抵御「长新冠」的结论是肯定的。
上文提到的JAMA研究中,极大一部分患者感染的都不是当前肆虐的奥密克戎毒株,且经历过反复感染,其中很多症状都被定因为「心理因素」使然。
无独有偶,广州日报记者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邓西龙的采访中也提到:「新冠病毒毒株变异成奥密克戎以后,患者所诉说的‘没力气,睡不好或者是焦虑’,更多的是主观感受,不一定跟新冠导致的器质性病变相关,大多是心理因素,对这些病人,主要是进行心理疏导。」
针对这三种问题,科学的认知就像一剂心理疫苗,能极大程度的缓解我们的心因性不适。
与自然和谐共存是即将走向的道路,内心世界的平和更应是毕生追求。只有不恐慌也不轻视,避免出现极端的认知,才能平稳身心,加强免疫力,顺利渡过一切风波。
注:
1、本文中所述【长新冠】相关研究均非当前本轮奥密克戎毒株、疫情的相关研究,仅做参考。
2、希望我们都以官方报道为可靠信源,科学和正确的认识、理解、应对本轮疫情。
审核医生:彭旭
责任编辑:刘岩
插画:李大姑娘
免责声明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适的健康信息,内容均为科普知识介绍,不含有推荐、证明等广告属性。科普内容不能代替任何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案,如有需求请您及时就医。作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现极限词,为医生临床经验中的个人认识或学界共识,是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其客观重要性的表述,无广告属性。
如对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议,或对文中来自网络未能找到出处的图片有版权异议,请发邮件至安忻品牌部:tangsj@axnslee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