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海洋日的反思
世界海洋日(6月8日)已过,在国内似乎并未受到官方重视,台湾身为全球重要捕鱼国家,该如何遵守国际规范顺应国际潮流并以具体行动来维护海洋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恐怕是我们应该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鱼类为人类重要动物性蛋白质来源,2013全球渔业总产量增加到1.6亿公吨,贸易总额达到1360亿美元且全球有10多亿人口以鱼类为主要动物性蛋白质来源。
鱼类资源虽为可再生资源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于人为捕捞超过鱼类族群再生能力,导致全球的鱼类资源正在委缩,目前被认为已充分利用、过度利用或已枯竭的海洋鱼类占全球渔业资源的85%,已经严重威胁到渔业的永续发展。为此国际间达成实施责任制渔业共识,对渔业资源采取严格管理,减少渔业配额,鼓励减船,让鱼类休养生息,也相当程度限缩了远洋渔业发展空间,远洋渔业面临减船压力。如何透过养护沿近海渔业资源,维持社区渔村居民生计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成为各临海国家推动渔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而台湾四面环海又有黑潮亲潮交会,原本是渔业资源相当丰富多元的渔场,可惜在缺乏长期渔业发展策略以及渔民不当的开发破坏下,如今的台湾不仅海岸已经快速流失,渔港密度世界第一(许多已成废港),蚊子设施林立,沿近海渔获量却少得可怜,过去风光一时的捕乌鱼、鳗线、鲔鱼、飞鱼等盛况早已不复见。目前在渔市场或鱼货直销中心充斥从国外进口的冷冻鱼而不是「现捞仔」,许多国内捕获的高经济水产物也直接卖往中国,物换星移令人不胜唏嘘。我国政府应该彻底检讨修正现有渔业政策,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而不是只提出许海洋一个未来之类的空洞口号。
为推动永续海洋渔业,建议可采取下列措施:(1)健全渔获渔业统计制度(2)实施渔业配额管理制度(3)实施渔业资源保护措施(4)推动减船休鱼计划,削减渔捞能力,疏解鱼类资源枯竭的压力。(5)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措施(6)寻求多边渔业投资和合作机会(7)推动海洋牧场,增加渔业资源。(8)加大对非法渔业的处罚力度(9)停止不当的海岸开发与硬体建设。(10)大胆进行人事改革扩大决策圈,提高决策品质和行政效能。
海洋是人類共同的资产,合理开发与利用,确保渔业资源生生不息,以利渔业永续发展是每个人的责任。目前台湾沿近海已处于无法永续发展的低水平狀态,也严重影响到我国渔民的生计,政府部门应该勇于面对问题积极寻求改善之道。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