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陆持续开放 亚洲经济产业链完善 IPEF难搅局
韩国总统尹锡悦(右)在位于首尔龙山的总统府与到访的美国总统拜登举行首脑会谈,并发表韩美领导人联合声明。 (摘自中新社)
美国总统拜登此次亚洲行,其重头戏印太经济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IPEF)也被视为遏制中国大陆的重要利器。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表示,中国国内大市场逐渐完善,亚洲产业链、供应链中心的地位已经形成,RCEP已经启动。只要中国政府在国内外政策上不犯大的方向性错误,只要保持对外开放,美国就无法阻止中国的继续崛起。
刘宗义在大陆「观察者网」撰文指出,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将包括四个支柱:首先是在数位贸易、劳工和环境等领域制订所谓公平、高标准和有约束力的规则;第二是提高晶片、大容量电池、医疗产品、关键矿物等重要产业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第三是推动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脱碳和绿色技术发展;第四是税收和反腐败。
他认为, IPEF的重点在于标准和规则的制订。其与TPCPP最大不同在于IPEF不会通过取消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来为其他国家提供市场准入便利,而这一点却正好是亚太国家希望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原因。美国不仅不想为亚洲国家提供更多的市场准入便利,而且还要破坏亚洲正在蓬勃发展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刘宗义说,如果美国能够建立IPEF可同时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将中国从亚洲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剥离出去,孤立起来,尤其是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领域,在经济和战略上永远保持对中国的优势地位。二是要重新树立美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不过,刘宗义直言,现在,亚洲国家内部贸易早已超过它们与美国的贸易;亚洲人不仅是生产者和出口商,也是消费者和进口商;他们彼此之间互为资本提供者,而不仅仅是接受者;RCEP等亚洲经济一体化机制的建立使亚太地区相对更「亚洲」,而相对较少「太平洋」色彩。
他强调,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美国正在加紧构建围堵和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体系」,IPEF归根到底是服务于美国地缘政治利益的。但全球产业分工及亚洲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形成是世界经济数十年发展的结果,有其自身规律,是资本逐利性、相对劳动成本、各国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刘宗义认为,地缘政治冲突和人为干扰当然会影响经济发展,但中国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国内大市场逐渐完善,亚洲产业链、供应链中心的地位已经形成,RCEP已经启动。中国面对美国的战略围堵应该有信心,只要中国政府在国内外政策上不犯大的方向性错误,只要保持对外开放,美国就无法阻止中国的继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