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吴大辉:中俄海上巡航是保障和平的公共品
名家观点》吴大辉:中俄海上巡航是保障和平的公共品。图为俄罗斯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与中方舰艇编队航行。(新华社)
北京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副院长吴大辉8日在大陆《环球时报》撰文指出,近日,中俄两国海军舰艇编队在太平洋阿拉斯加附近国际海域,第三次联合海上巡航,让美国一些人跳脚,舆论界和政界沸反盈天,炒作中俄「联合威权威胁」。究其原因,可以洞见美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权霸道霸凌心态的变化。
吴大辉称,其一,美国国内聒噪意在捆绑中俄两国。
针对此次中俄两国海军联合海上巡航及类似两军演训的常态化,美国国内鼓噪最多的就是妄称中俄两个「威权国家」计划联手分散美西方在乌克兰的注意力,并为北约未来进入亚太预先「设置海上栅栏」。美国阿拉斯加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丹.苏利文和丽莎.莫尔科夫斯基大加赞赏美国派出4艘驱逐舰对11艘中俄军舰抵近监视。苏利文甚至说,美国军方应该让这种「凉爽」的反应更有可持续性,「应该寻求让美国最高军事领导层为未来对中俄做出更果断的回击做好准备」。众所周知,美国国防部发布的2022年度《国防战略》《核态势审议报告》以及《飞弹防御评估报告》3份重要文件,大肆渲染中俄等国的威胁,称俄罗斯「仍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中国则是「唯一既有意图,也越来越有能力在军事、经济、技术和外交方面全面系统性挑战美国的竞争者」。其战略意图就是想将中俄捆绑成美国的对手。
其二,美国对中俄的抵近侦察已经常态化。
作为南海地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美军2021年仅对中国南海的军机抵近侦察就达约1200架次。2022年,在俄乌冲突全面爆发,美国空中侦察力量大量抽调到黑海与波罗的海的背景下,美军对南海的抵近侦察次数下降,但侦察品质更高,大量更先进侦察机派往南海与东海等海域。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平台统计,2022年11月美国对南海抵近侦察刷新3个纪录:单月架次纪录,单日侦察架次纪录和抵近侦察距离纪录。进入到2023年,美军对南海的抵近侦察有增无减。美国军舰还频繁在南海地区发起所谓「自由航行行动」。美国海军的全部5艘测量侦察船长期部署在日本横滨基地,主要用于监测南海水域海底地形、水文、水声和洋流资料,分析中国潜艇的出行规律。美国舰机已经连续多年在南海水域保持常态化的存在,几乎不留空窗期。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军舰机对俄罗斯的抵近侦察保持着高压态势。在黑海空域,美军侦察机在极限距离上接近俄罗斯克里米亚海岸线;在叙利亚,美军侦察机多次接近俄罗斯在叙空军基地。按照俄方说法,自2008年以来,每年美国舰机抵近侦察次数平均超过840次。2020年11月,美国军舰麦坎号甚至闯入彼得大帝湾的俄罗斯领海,被俄罗斯海军驱离。
其三,「寇可往,吾亦可往」。
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协力厂商原则基础之上。中俄海上联演联训与联合巡航不是为了威胁某个国家,而是为了国际海上通道安全,为全球与地区稳定保驾护航。按照美方说法,自2014年以来,中俄两军至少举行了36次不同类型演习演训。但没有一次进入或通过他国领土与领海,这是负责任大国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提供的公共产品。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的深入发展,中俄演习演训次数越来越多,演习场景也越来越复杂。不仅包括「北部.联合-2023」这种在中俄周边的战略演习,近年来还出现空中联合巡逻和海上联合巡航形式。中俄海军足迹正从本土核心水域-青岛、湛江、彼得大帝湾,走向日本海、亚丁湾、阿拉伯海、地中海、波罗的海。美欧能来南海和俄罗斯周边海域搞所谓的「自由航行」与抵近侦察,中俄当然能到阿拉斯加周边公海自由航行。别有用心国家需要逐渐适应这种海上巡航。
吴大辉强调,中俄联合海上巡航及中俄战略协作的加强,显然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快。在7月的北约维尔纽斯峰会上,美西方的「亚太北约化」战略目标暴露无遗。美国战略界建议,将澳洲、英国和美国组成的「AUKUS」军政联盟打造成「亚太北约化」的战略支柱,并拉日本、韩国等加入。实际上,这才是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的最大威胁,而中俄战略协作是为了维护地区稳定。可以想见,中国或俄罗斯两军海上行动将越走越远,日益走向世界各大洋,这也包括美西方周边国际水域。现在美国及其盟友莫名惊诧、搞恶意炒作,是因为少见多怪。世界安全与发展绝不只能由美国说了算,美国不适应也得适应,意难平也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