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开国3计救了它!台湾纱窗王如何变宏碁伙伴

清展科技总经理周国忠。(图/商周提供)

不起眼的小东西,也可能藏着意想不到的大商机,就看谁有过人一等的巧思与毅力,能挖到金脉。

像是家家户户都有的纱窗,窗框装上纱网,再简单不过,竟有人能从中发掘出逾200种专利技术。

走进这间展示厅中,一边是把纱窗隐藏起来,直到一推开窗,纱网才如卷轴般被拉出;另一边是能跟着太阳移动,随时调整高低与纱网密度;还有与地板几乎贴平、推轮椅也能轻松通过的无障碍纱窗门。

这些纱窗新样貌,让它营收5年翻1倍,抢下全台纱窗逾3成市占率,成为今年营收上看5亿元的纱窗新霸主。近期科技业巨头宏碁集团也找上门,洽谈联手抢攻防霾商机的未来大计。

它,就是今年成军35年、藏身高雄大寮区万大工业区的清展科技,而领军的灵魂人物,是总经理周国忠。

中兴大学农产运销学系毕业的他,原本创办的是塑胶射出代工厂,但找不到足以养活公司的客群,之后转型做铝门窗零件厂,又打不赢同业低价竞争,赔多赚少的惨澹经营,走了10多年之久。

既然如此,这家危机企业凭什么翻身?

抢敌人少的「蓝湖」市场

「回想起来,清大简祯富老师引用明朝开国时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蓝湖策略,最像在讲我们的转型。」周国忠说,700年前,乞丐皇帝朱元璋创立明朝的开国3策,这观念启发了他。

意思是,台湾除了台积电、鸿海等少数大型企业外,多达98%都是中小企业的体质,不适合抢进发展成熟、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甚至连抢进蓝海也相对吃力。因此,应考量自身能耐,寻找未成熟、竞争少的利基小型市场,也就是「蓝湖」市场。

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则是找对市场后的开发策略,强调垫高竞争门槛,比急着抢市占率更重要。

然而,道理简单,落实却不容易,清展历经多次转折,才有今日的成果。

第一次转折,1987年,2度找错战场,7年水土不服,冒险转战纱窗背水一战。

周国忠早年创办塑胶射出厂时,就认定台湾产业迟早将从粗加工进入精密加工,工程塑胶精密加工将是新蓝湖。

曾是清展股东的周国忠弟弟、洺展塑胶董事长周泰郎说,当时台湾的精密加工确实已经起步,但可惜的是从金属件先发展,而不是塑胶件,小猫2、3只的市场需求,根本养不活公司,而当时万大工业区是南台湾的铝门窗生产重镇,为了求生,被迫转型进入铝门窗零件代工市场,「当时的问题是,哥哥想的东西,领先市场太多。」他说。

不过,因为周国忠是后进者,只能靠相对便宜的价格抢单,就算改良零件设计,同业立即仿冒,很快又陷入杀价竞争,「没有不可取代性」,成为致命伤。

7年2度挫败中,他看到的1条生路是,数10年不变、属于铝门窗配套的纱窗业,因利润越来越薄,先进者越退越多,反而有订单集中到清展的迹象,他决定背水一战。

第二次转折,1994年,吸取错误战略经验,拚专利高墙,抢攻高价豪宅市场。

砸9成获利拚出专利高墙

「失败不会是成功之母,反倒成功可能是失败之母,只有检讨,才是成功之母。」周国忠说。

他自我检讨,在高精密工业塑胶失利,看懂趋势不足以成功,还必须找到足够且成长的需求,才是真蓝湖。

当时高达9成是传统老纱窗市场,只有包含豪宅、顶级办公楼等约1成的中高端市场,仍有包含日本等海外大厂,愿意持续投入研发、加值升级抢进,这就是他看见的纱窗蓝湖。

而从铝门窗零件的红海杀价竞争,让他搞懂,单纯拚制造力不足以胜出,还必须有足够的专利保障,因此1994年后,他力拚专利,不惜代价盖起高墙。

就算全台纱窗厂几乎没有研发部门,但周国忠不仅设研发部,且人力占比超过1成以上,最疯狂的时候,年营收不到5千万元,就曾经数年拿超过9成的获利全投入研发与专利,就这样从1扇纱窗变出逾200种专利设计,「只要能把墙盖高,我什么都做。」周国忠说。

这虽然让企业开始转亏为盈,但代价也同样沉重,为了筑墙,几乎花光将近10多年的获利,约在2014年,就连亲兄弟都受不了,周泰郎选择独立门户,创办洺展塑胶。其后周国忠的智慧纱窗,好不容易吸引中大型铝门窗与豪宅业者采用,进入豪宅供应链,包含陶朱隐园、元利信义联勤、琢白等北市知名豪宅都是其客户。

但不断投入研发,又该如何判断对错?周国忠确保胜算的做法是循环式品质管理(PDCA),也就是规画、执行、查核、行动,换句话说,每个研发成果不能只是空有创意,还要落地,看消费者能不能接受等,有效才能继续,不然就该停止,另找方式,不要怕麻烦。

首创1天到货,打进装修业

第三次转折,约是2012年服务升级,首创24小时到货,打开装修市场大门。

周国忠认为,先进者容易受成功包袱局限,这是后进者的一大优势。就像清展让业界看不懂的1项创举—24小时到货。

在传统业者的认知中,纱窗多是出货给铝门窗厂或营造厂,出货的产业生态都是以周或月计算,花钱改变它没道理。

但对后进者而言,没有既定的出货客户或习惯,反而能看到既有的铝门窗厂或营造厂,如果叫货到货时间更精准、更短,更能舒缓他们的库存压力,而且对于一些专攻中古屋修缮的工班师傅来说,很多顾客是住在家中时进行修缮,能越快解决问题,就越能提高服务满意度。

「坦白讲,民宅修缮(送货)这种速度,目前没有人可以像清展那么快。」清展老客户、南部铝门窗大厂高兴凤董事长吴孟宗说。

所以,周国忠约10年前开始推动的24小时到货系统升级,未来连切割尺寸正确与否都将交给电脑辨识来确保品质,这个同业看不懂的布局,正是清展的竞争力所在。

靠着技术加服务,清展在苦熬约20多年后,不仅营收规模称霸台湾纱窗业,制造实力也获得数家日本纱窗大厂认可,成为重要的台湾代工厂。

结盟宏碁,瞄准全球商机

但他仍有个大挑战,那就是苦无抢攻国际市场的好方法,10多年来,虽有多达20多国的零星订单,却没有发展出任何1个如同台湾的稳健市场,而2大问题,就是单打独斗资源有限,以及不同国家纱窗使用习惯不同,需要有更接地气的销售与服务。

如今,周国忠盼到1个关键转机。去年底与宏碁的智慧纱窗合作布局,拥有全球通路资源的宏碁,不只要拿台湾防霾商机,更要攻全球智慧城市财。

宏碁通信总经理薄占平透露,与清展合作的纱窗,不仅能预测霾害并自动关闭,当侦测到屋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也会自动开启通风,都是宏碁抢攻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其实台湾有很多隐形冠军,产品很好却苦无贩售全球的管道,而宏碁未来就能扮演这样的角色,像航空母舰一样载各式MIT智慧城市产品进军全世界。

搭上宏碁舰队的纱窗王,能在国际市场走多远,仍要看清展能否用更落地的专利与服务,盖出更高的城墙、累积更多的粮草,持续创新进化、攻城略地。

商业周刊17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