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北美館展出!以六大子題回望時代輪廓

「摩登生活:台湾建筑1949–1983」于3月23日至6月30日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北美馆)正式开展,由三位建筑学者吴光庭、王俊雄和王增荣共同研究策划,聚焦1949至1983年间影响台湾建筑发展脉络的议题事件与生活文化因子,引领观众探寻台湾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文化的变迁,与多元且具现代性意义的时代样貌。展览以六个子题囊括200多件作品、建筑图面、模型、档案与影像纪录,其中亦有为本次展览特别复刻的珍贵模型及设计家具。

「摩登生活:台湾建筑1949–1983」以建筑作为观景窗,现化代进程中的自觉与探问。 图/Chris Chen

策展人导览!一睹六大子题展区

二战结束后台湾面临政权转变,1949年底南京国民政府播迁来台,将不同的建筑工法与观念、生活方式一并带来,对当时受日本殖民文化影响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一如研究策划之一的吴光庭所说的:「建筑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对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所思所想以及理想愿景的投射。」

此次展览由六个子题展开,包含「美援」、「中国复古」、「中国现代」、「在地现代」、「非典型」以及「新生活」,并透过「建筑」此一观景窗,揭示台湾在探求现代性的同时,在政治、社会、宗教、艺术、商业等各面向所经历的融合或碰撞。

接着就让我们跟着策展人之一王俊雄的导览,一起爬梳六大子题的精彩内容。

展场一隅。 图/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展场一隅。 图/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展场一隅。 图/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策展人之一王俊雄。 图/Chris Chen提供

▍「序曲」展区

王俊雄开门见山先说:「建筑最重要的意义是跟生活有关。」

甫踏入展区,首个映入眼帘便的是,北美馆典藏的邓南光《战后在台日人拍卖家当》摄影作品,那是战后日本人要被遣返时,把家当通通拿出来贩售的景象,那个时代便是这样展开。

此外,王俊雄也指出,1947年由陈聿波、张亦煌、辛文士共同设计的「台湾银行高雄分行」揭开了当时国民政府来台后急欲对台湾建筑,做出一种文化性的改造。从这栋建筑的屋顶可以看到极具传统中国四角攒尖顶,也是去日本化再中国化的具体符号语汇。

同时,在此区亦可见到承袭日治时期折衷洋、和、台传统的姜阿新洋楼(1949)模型,借此揭开序幕,带领观众进入战后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氛围。

图右为邓南光,《战后在台日人拍卖家当》。 图/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姜阿新洋楼(1949),彭玉理设计。建筑模型由中原大学建筑系制作,2024。 图/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美援」

回溯台湾自1951年起获美国经济援助至1965年止,在建筑层面引入美式系统式施工图、预力混凝土等材质与技术,本区展示成功大学总图书馆(今未来馆,1959)及台湾大学农业陈列馆(1963)两个以钢筋混凝土施工方式呈现理性构造的建筑案例设计图。

王俊雄认为美国援助主要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军事援助,另一则是经济援助,而这个援助带给建筑最大的影响则是将美国现代主义与美式施工图传入台湾,并逐渐取代日治时代所用的施工图。其中最具代表的现代建筑是,建于1959年、台美共同设计的成功大学总图书馆,当时普渡大学还派遣顾问来台,将美国的技术、以及对这种建筑形式的看法带来台湾,因此从建筑的平屋顶、水平窗带(传统建筑因结构因素无法开水平窗,),以及其结构系统中皆精准地表达了新技术的来临。

成功大学总图书馆(1959,今未来馆),王济昌、吴梅兴、陈万荣、傅立尔共同设计。 图/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中国复古」

战后初期,国民政府为塑造国家意象积极推动「中国复古」,位于台北市中正区的「南海学园」即汇集此风格建筑群,从展区呈现的前国立台湾科学馆模型及图面可见仿中国天坛的攒尖式屋顶,然而在复古的外衣下,其建筑师卢毓骏受到柯比意(Le Corbusier)「建筑散步」(promenade architecturale)概念的启发,透过环状斜坡设计为使用者提供更能感知空间、光线、视觉变化的步行经验。

王俊雄指出,战后基本上台湾处于冷战局势,在身不由己之下,既被威权统治,经济又高度发展,因此对台湾人来说,其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所以我们既有美国带来的现代,同时也存在中国复兴的状态。「这里大概是我在这个展览里最喜欢的地方。」这是展方特别从中山楼借来的家具,从家具摆放的角度,衬着远方的圆山饭店,从此视角观看,基本上已经将所有的时空背景巧妙且精准的诠释。

前国立台湾科学馆(1959,今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台北当代工艺设计分馆),卢毓骏设计。 图/农业部提供

从中山楼借展的家具。 图/Chris Chen提供

▍「中国现代」

事实上,在中国复古的内容底下,还有一群建筑师,在没有任何宣言且自发的情况下,以个人立场去进行了一场建筑运动,而这些作品在那个时代里,非常具有创造力。比如像是贝聿铭、张肇康、陈其宽共同设计的东海大学,以及1953年王大闳建国南路自宅等,都能让人感受到他们融合西方简洁、通透的空间处理方式,同时也采取材料与工法的在地化,并尝试将东方文化精神带入现代建筑。同时此观念也发生在艺文界,当时亦有五月画会与东方画会的出现,展场也特别展示部份代表画作,让大众能感受时代氛围。

此外,本区也透过东海大学艺术中心、国父纪念馆模型、建筑图面,与倪再沁《东海路思义教堂》、《文理大道鸟瞰》等作品,重现此时期建筑与艺术领域皆于传统与现代的思辨中,探索主体与自觉。

东海大学模型。 图/Chris Chen提供

展场一隅。 图/Chris Chen提供

▍「在地现代」

1950年代末期,台湾经历经济高速成长、社会巨幅变迁和都市人口大幅扩张,「在地现代」点出广泛吸收欧美日的影响,蕴蓄丰富多样的在地建筑经验。

被誉为台湾第一女建筑师的修泽兰,在建筑生涯中为许多校园设计建物,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如花朵盛开的景美女中图书馆(1968),屋顶圆形天窗和镶嵌彩色玻璃带给师生神圣且舒适的阅读环境;观众在展场中亦可坐在修泽兰为中山女中礼堂设计的长凳、观赏《寂寞的十七岁》(1967)电影片段中的景美女中校园一景,感受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校园建筑样貌。

景美女中图书馆(1968),修泽兰设计。 图/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另一个校园建筑案例—三信家商波浪大楼(1963)则出自建筑师陈仁和之手,其高低起伏的波浪状楼板设计安排两两相对的教室,以波谷为讲台、波峰为学生座位,兼具力学及实用性,从建筑横剖面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字,展现在电脑绘图、计算尚未普及的年代,建筑师以超群的结构计算以及设计能力回应艰困的挑战。

三信家商波浪大楼(1963),陈仁和设计。此为模型。 图/Chris Chen提供

而1983年落成启用的台北市立美术馆也是战后台湾第一代本土建筑师思考「在地现代」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高而潘建筑师以「井」字形结构体,形构出四方几何、低限灰白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此次展览,观众可从北美馆管状结构的展间俯瞰扩建中的新园区,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建筑皆映照对未来生活的想像。此外,本子题亦陈列战后第一代本土女性建筑师王秀莲的建筑学笔记、曾经任教于成功大学建筑系的艺术家颜水龙、郭柏川作品等,希望让观众能遥想台湾建筑教育的萌芽以及建筑学子当时所摄取的美感养分。

由高而潘设计的台北市立美术馆(1983),此为模型。 图/Chris Chen提供

战后第一代本土女性建筑师王秀莲的建筑学笔记。 图/Chris Chen提供

▍「非典型」

「非典型」子题涵盖国外建筑师设计,如入选全球三十大重要现代建筑的公东高工圣堂大楼,由瑞士建筑师贾斯特斯.达兴登(Justus Dahinden)设计,清水钢筋混凝土与无梁柱的「板结构」为现代营建技术的具体呈现。本区特别挑选行天宫北投分宫、指南宫凌霄宝殿作为此时期东、西宗教建筑的参照,看似延续本土庙宇传统,却添入现代结构技术及材料,呈现「现代」的转化、折衷与多元诠释。随着经济起飞与急速都市化,政府在1950年代兴建公共住宅、也鼓励民间投资兴建公寓住宅。

公东高工圣堂大楼(1960),贾斯特斯.达兴登设计。 图/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指南宫凌霄宝殿(1966),李重耀设计。 图/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指南宫凌霄宝殿模型。 图/Chris Chen提供

▍「新生活」

此区展示了中兴新村的配置模型,拔地而起的南机场公寓、林肯大厦旧照片,不论是当时从地面迈向高层化公寓的垂直居住经验、考量生活机能的公共设施,或是首创将厨房和浴厕纳入室内的配置,皆展现对现代生活美好愿景的期待与实践。

除了居住议题,大型商场的设立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作为许多台北人集体记忆的万年商业大楼(1973)由各商家个别经营,通过宽敞的过道、设置多部升降梯与冷气设备,重视购物空间的便利与舒适,成为都市化过程新消费形态的佐证。

此为林肯大楼旧照。 图/Chris Chen提供

此为郭俞平作品,以中兴新村老家的家具为创作灵感。 图/Chris Chen提供

展场一隅。 图/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