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大位先赴美 争取支持成惯例
逼近总统大选,就会有政坛大咖访美,争取国际曝光的机会,而此滥觞正是由前总统李登辉开始。图为李登辉1995年6月访问美国绮色佳康乃尔大学。(本报资料照片)
2020总统大选逼近,政坛大咖纷纷启动访美行程,对于有志角逐大位的政治人物而言,访美不只是「口试」,同时也是争取国际曝光的机会,因此总统参选人赴美争取支持已成惯例,蔡英文总统两度参选总统,选前都曾赴华府访问,不同的是,第一次赴美时,蔡的两岸政策遭质疑,也冲击其选情,第二次美方给予高规格待遇,也为选后台美关系奠定基础。
台湾外交处境艰难,让美国成为协助台湾拓展国际空间的最大助力,历任总统候选人选前几乎都会到美国跑一趟,争取美国支持。1970年4月,当时仍是行政院副院长的蒋经国即将接班,到美国沟通政策才发生了「刺蒋案」。
李登辉、陈水扁和马英九也一样,尽管陈水扁日前在脸书表示,要连任总统必须先去华府接受口试的想法是「迷信、搞花絮」,并举例他1999年7月获民进党提名到参选2000年总统,都没有去美国,更没去接受美国政府的口试。
不过,扁在2003年争取总统连任的前一年10月底也曾过境美国,还在纽约过了两晚,当时美方对已是总统的陈水扁给予高规格待遇,还可公开活动。
马参选总统前两年,2006年3月赴美访问9天,行程中会见了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及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柯罗契,会谈3个多小时,层级之高,是历来少见。
2011年马英九争取第二任总统大选前一年,虽未赴美,但派出了选战操盘手金溥聪赴美进行沟通,先一步取得美方信任。尽管蔡英文随后也到美国「面试」,美方甚至邀请她进入五角大厦,成为首位踏入五角大厦的总统参选人,但接见蔡英文的不是主管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与马英九当年访美规格稍有差距。
就在蔡英文结束华府会晤行程前,《金融时报》还引述一位与蔡会谈的欧巴马政府官员说法,指称蔡英文与美方对话过程,让美方怀疑她「并无意愿与能力继续维持过去几年两岸享有的稳定关系」,也对蔡当时的选情造成伤害。
不过,蔡英文2015年选前再度访美,情势已大不相同,当时蔡强调两岸「维持现状」,让美国放心不少,不仅踏进美国白宫国安会,会晤亚太事务资深主任麦艾文,也进入国务院,拜访副国务卿布林肯,是有史以来,美方对中华民国总统参选人的最高规格待遇,蔡英文顺利通过美国「面试」,也让美国成为蔡英文当选后对外政策的最大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