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政院建议蔡英文不提「公司化」 台铁改革从「体质」着手

▲兼任民进党主席总统英文。(图/民进党提供)

记者陶本和/台北报导

台铁的沈疴从国民党执政时代,几十年的问题,在普悠玛事故、以及伤亡更为惨重的太鲁阁事故后,台铁内部即使不情愿,恐怕也挡不住强大民意。因此台铁体质改善、企业改革公司化与否等议题,也让总统蔡英文、行政院苏贞昌府院高层更有一搏动力。而蔡英文在7日也趁势登高一呼,在不直接触碰「公司化」敏感字眼下,启动台铁的「体质改革」。

在台铁总体检报告的签核问题上,苏贞昌、政院发言人罗秉成已多次反驳,而蔡英文在7日的谈话中,也强调144项改革,已经处理了109项,并指出剩下的,是需要时间来处理的长程目标,这些长程目标,当然就是历任政府都不敢碰的台铁企业化变革

这次事件后,台铁在能量上确实略显单薄,所以支持「公司化」的一派认为,这是蔡英文与苏贞昌出手改革的好时机;不过,如果从「执行面」的角度出发,光是抛出公司化,就引发台铁工会反弹,甚至扬言罢工,这无非带给政院相当大的阻力

据悉,在府院讨论台铁改革的过程中,执政团队确实达成「应该改革」的共识,除了当前一直在进行的改善工作持续进行之外,台铁应该要从「体质面」来进行调整

首先,政院方面认为,「公司化」不能解决台铁的所有问题,公司化不能一劳永逸,还可能因此衍伸更多问题;因此建议总统,不应再提「公司化」、「民营化」等太过简化,且已经有既定模式名词,而是从公司治理、经营改革的角度出发,好比国营企业民营化,如中华邮政的模式。

尤其这次发生的意外,是发生在正在做边坡改善中的工程,期间发生的工地管理问题,不是用「公司化」这个工具就能一次解决。所以,府院高层皆认为,台铁应该从「体质面」来进行调整,包括从「内部组织文化」、「财务问题」2大层面来着手。

在「内部组织文化」部分,「运工机电」四大系统的横向整合功能,改变层层上报,传统八股官式文化,提高管理效率;在「财务问题」上,就从退休人员资产问题来处理。

举例而言,桃园市长郑文灿就有提到,台铁售票所得的93%都用于薪资退休金,剩下的才用来支付其他经营革新工作。因此,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台铁在财务改革也是当务之急。未来在不影响员工权益状况下,势必要由政府编列庞大预算来支应企业改造期间的所有成本。现在民气可用,就剩下府院高层如何发挥政治智慧以及与工会间的协商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