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挖掘新质生产力投资机遇 与投资者共享时代红利
要推动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绝对关键。
今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这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这也给投资领域带来了诸多新机遇,根本性、革命性的技术飞跃联动创新性、深入性的科技资源整合,有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面对新时代的生产力变革,南方基金2024年重磅打造《向新而行》专栏,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各个领域,携手相关专家与行业从业者共同探讨产业现状,探索未来科技之新境。
聚焦新质生产力调研AI领域新业态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向新而行》专栏聚焦AI(人工智能)、AI与产业融合、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其中,AI被提及的频次最高。
比如,在今年科技圈最受瞩目的展会之一——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南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基金经理罗安安带领大家现场探展,近距离体验AI与各种产业的融合,比如,给玉米做“体检”、通过AI筛选种子、AI用药说明书、机器人把脉、自动驾驶等,AI就像给生活插上了翅膀,让一切都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罗安安坦言:“对于AI的创新应用,我越来越期待。”他认为,AI产业链非常长,包括底层算法、基础层和应用层,AI的整体产业变革才刚刚开始,各个领域都有投资机会。“投资者若想跟踪整个AI产业的发展或享受不同领域可能涌现的投资机会,可以考虑相关主题基金。”
南方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王博在一档新质生产力特辑节目中,也分享了自己对AI的见解。
王博认为,人工智能对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更值得关注和重视,随着个别应用的出现,人工智能开始加速发展,产业更应该跟上发展并谋求突破。
目前,层出不穷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陆续问世,在“人工智能+”时代初期,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者关注?
王博认为,首先是AI基础设施领域,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底座和基础,对模型的精确度和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算力是一张“入场券”,尤其在当前AI军备竞赛阶段,算力将呈现非线性的需求增长。其次,随着芯片、网络通信的不断进步,AI应用场景的拓展同样备受期待,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人、汽车智能驾驶、生物医药等领域。“我们也将紧密关注并把握这一重大产业趋势,以期在AI技术发展的浪潮中寻找并把握投资机会。”
关注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 前瞻布局投资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AI产业,《向新而行》专栏还重点关注了低空经济、机器人等产业。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之一,5月份,南方基金作为“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课题调研团队的一员,与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斌等一同走进广汽研究院,共同探讨低空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产业机会。
南方基金中国国企ETF基金经理龚涛认为,国有企业在发展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方面竞争优势凸显,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资源丰富、公信力高等方面。
龚涛表示,从投资角度看,国企领域应重点关注三大方向,首先是起飞前,即造飞行器,涉及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汽车等行业;其次是飞行中,主要包括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如飞行器起降点以及配套空管设施建设等,由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TM)以及外围设施通信、导航、监视(CNS)设备组成,涉及卫星、导航、计算机等多个行业;最后是落地后,飞行器能满足农林牧渔、航空服务性飞行活动以及消费性航空活动等多种应用场景。“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国有企业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引领行业向‘新’而行。”
南方基金中证2000ETF基金经理李佳亮则走进了机器人企业,看到了一系列机器人核心部件,如谐波减速器、机器人关节模组以及高性能的无框力矩电机等。机器人企业相关负责人说道:“谐波减速器曾经是国外技术垄断的高端核心零部件,现在谐波减速器不仅实现了量产,而且在传动精度和寿命上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李佳亮认为,人形机器人相较工业机器人拥有更多关节,因此,电驱动产品如伺服、舵机、线性执行器等核心零部件的需求会大幅增加。“此外,随着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整合将成为行业趋势,具有整合能力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投资者可以关注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加强产业链整合的企业。”
打造高质量科技团队 与投资者共享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成为科技发展的方向,也为投资市场孕育了一批投资价值较高的企业,如何才能“慧眼识珠”?在这一新方向中挖掘投资机会?
事实上,南方基金近年来高度重视科技领域的投研工作,汇聚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主题基金经理和研究员。
据悉,南方基金的科技团队拥有多名复合学科背景的科技成长方向研究精英,专注于五大研究方向,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多个领域,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基金业绩,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展望未来,南方基金将继续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的理念,不断加强科技相关行业的投研人才培养。围绕国家提出的新增长引擎,公司将深入挖掘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同时,通过深度基本面研究,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定价能力和产品创设能力,引导社会资本流向战略新兴行业中的优秀和潜力企业。进一步提升科创类企业权益融资的便利性,促进高质量创新资本的形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实体经济创新效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潘亦纯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