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和人聊天還面臨失智風險 她60歲做1決定終能燦笑
台北马偕纪念医院耳鼻喉头颈部资深主治医师林鸿清介绍人工电子耳。记者赖昀岫/摄影
长期戴耳机或处于工厂等噪音环境,恐导致听力损害,老年听损未改善则有增加脑部退化的风险,有些人会使用助听器,如仍无法有效改善听力,则可评估使用人工电子耳。医师指出,曾有名60多岁女性,原本都听不见朋友说话,装上人工电子耳终于可以与人相谈甚欢,露出灿烂笑容,但装设人工电子耳,对于听神经缺损或萎缩、感染、鼓膜穿孔等不适用。
耳朵所听见的声音,是由声波经过中耳鼓膜震动后,传递到内耳的耳蜗产生的电讯号,再借由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当耳蜗受损无法传导电讯号时,置放人工电子耳是现今发展成熟的解决方案。
台北马偕纪念医院耳鼻喉头颈部资深主治医师林鸿清提到,婴幼儿先天听损,可能造成口语、语言、认知、课业落后;成人后天性听损者,则可能面临口语人际沟通障碍、忧郁、认知能力下降即失智等,而老化、突发性耳聋、中耳炎恶化、噪音性听损及耳毒性药物等,也都可能导致听力损害。
对于使用助听器无法有效改善听力的重度至极重度听损者,可以评估是否适用人工电子耳,林鸿清指出,曾有位60多岁的女性,本来听不清楚朋友讲话,直到自费安装人工电子耳后,当天就可以和朋友正常沟通,患者认为这笔钱花得相当值得,临床端则期待,健保给付成人装置单侧人工电子耳。
林鸿清表示,人工电子耳的组成有内、外两大部分,内部分是接受器与听神经传递电极;外部分是线圈与声音处理器,作用是借由外部悬挂在耳后声音处理器的麦克风接收声波,经线圈传送讯号至埋于内耳的接收器,由电极直接向听觉神经传递讯号,绕过内耳丧失功能的部份以建立听觉。
植入人工电子耳前,要进行听力检查、助听器效益验证、语言能力评估、影像学检查与社会心理评估,不过,也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安装,林鸿清说,听神经缺损或萎缩、中枢的听觉认知系统受损、植入耳的外耳或中耳感染、鼓膜穿孔,以及任何医学迹象显示不适合做中耳或内耳手术者就不适合。
人工电子耳属于第三等级高风险医疗器材,食药署医疗器材及化粧品组科长林汝青说,统计至本月10日,目前效期内许可证共计39张,上市前会审查电性安全、电磁相容性、生物相容性、 灭菌确效、软体确效及如声学性能、机械性能、磁场性能、电场性能、传输性能等功能性测试。
人工电子耳适用族群。图/食药署提供
台北马偕纪念医院耳鼻喉头颈部资深主治医师林鸿清说,植入人工电子耳前,要进行听力检查、助听器效益验证、语言能力评估、影像学检查与社会心理评估。记者赖昀岫/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