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贫乏无导览 难起共鸣
高雄市眷村文化馆成立10年,但展出内容单调贫乏,很难吸引人;1楼常设展文物一成不变,除了眷村长大的民众偶而想到这里寻找儿时记忆,回忆过往外,前几年因基于与莲池潭相近之便,吸引一团一团的陆客前来,一时热闹外,一直缺乏吸引本地民众参观的诱因。
眷村在台湾有它的历史特色,相信许多台湾长大的民众也想要一窥究竟,10年前眷村文化馆成立后,原本可以好好规画、研究眷村文化,但当时眷户捐赠的一些文物并未被完整呈现,少了导览说明,缺乏人文的元素,老照片或文物只是静态的图片或物品,无法赋予新生命,缺乏共鸣。
如小时候常见一些退役老兵骑着单车,后座载着木箱,箱内用棉被包着热腾腾的包子、馒头叫卖;这只木箱有它的来头,原本是军中的弹药箱,废弃后被老兵们善加利用,化身为放置包子馒头的木箱,在眷文馆内展出时,没人导览也不知道它的缘由。
因眷村改建,眷户迁出、眷村拆除,这几年,高雄市文化局推出「以住代护」,原本眷村生养的人搬出去,迁入另一批与眷村少有连结的人,眷村文化主轴被稀释,眷户形容眷村「原汁原味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