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不到的生存技巧,电影大师都替你想到了……

豆瓣上有一个话题,叫做#从电影里学到的实用技能#。目前,这个话题下边有3662篇内容,获得了4.4万人关注,共计产生了1.1亿次的浏览。

留意热门内容的话不难发现,绝大部分都在分享自己从电影里掌握到的小妙招。比如下边这位网友,就从《非诚勿扰》里学到了一个治病技巧,而且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网友是在电影里,意识到了多年来自己思维上存在的某种误区。而刚好又是电影,让大家找到了应对这种误区的小绝招。

比如下边这位网友,就在《让子弹飞》里六子吃凉粉一段戏里,懂得了痛苦从来都是因为自己太在意那些不该在意的旁观者。

其实类似的情况,经常会在善于学习的影迷朋友身上见到。就像中学时代,身边总是会有看美剧学英语的高人。《老友记》和《生活大爆炸》被传播最广的一个时期,也基本是在那个阶段。

而从电影里学到实用技能的大神,莫过于《误杀》里,肖央扮演的李维杰。

误杀瞒天记

POST WAVE FILM

扼要回顾下《误杀》的剧情。

男主李维杰 (肖央 饰) 和妻子阿玉 (谭卓 饰) ,17年前跑到泰国讨生活,期间生了两个女儿,大的叫平平 (许文姗 饰 ) 、小的叫安安 (张熙然 饰) 。已到不惑之年的李维杰,在小镇上开了一家网络公司。除了小老板的身份,他私下里还是个重度影迷,据他自己说一年能看800多部 (难怪要强调他开了个网络公司) 。

性格和善、为人圆润的李维杰,在小镇上有着特别好的人缘。如果按照他的计划,这一家四口会在这里平平安安地过上一辈子。但就像所有商业电影的套路那样,意外出现了:大女儿平平参加夏令营的时候,被两个嚣张跋扈的校友强暴并拍了视频——其中一个叫素察 (边天扬 饰) 的校友,身份比较特殊:他爹是市会议员都彭 (姜皓文 饰) ,老妈则是警察局局长拉韫 (陈冲 饰) 。

因为老妈过分溺爱,导致素察性格古怪,习惯了任性妄为。某天晚上在跟老爸暴吵一顿后离家出走,拿着强暴平平的视频想逼她就范、发泄怒火。不出意外的是,意外再次出现了:阿玉为了保护大女儿,失手误杀了素察,母女俩联手把他埋在了后花园的墓地里。

从阿玉的嘴里,李维杰了解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为了帮家人脱罪、保母女平安,阅电影无数的他决定:借助电影的思维方式,重新布置一切。

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很多犯罪电影都会涉及到的环节:销毁证据!比如,销毁素察到他家来的证据,其中包括手机、车、和打斗痕迹等。

紧接的第二步,就是电影最重要、也最精彩的部分:分解记忆、混淆重造!

说白了,就是靠电影里最最常见的蒙太奇手法,对案情进行一次重新梳理和编排,让自己和家人,彻底排除在警察的调查取证之外——而给他启发和灵感的电影,正是郑根燮导演在2013年执导的韩国电影《蒙太奇》。

他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首先,带妻女回到自己前一天晚上去的拳馆,还带着他们带她们去看电影、买衣服,在公交车上和陌生人亲切攀谈。其次,到了晚上,训练妻女,确保警察提问时,一家四口的口供能保持一致。

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把素察的死亡时间推迟到第二天的同时,给一家人制造一个不在场的证明——这就是他不停地安排家人出现在公共场所,并与陌生人亲切攀谈的原因,因为这样,每一个陌生人都会成为他们的证人。

父亲所做的目的是,女孩父亲将男孩的死亡时间隐藏成了第二天,自己的家人就拥有了不在场证明。这也是父亲与陌生人亲切攀谈的原因,每一位陌生人都是他们的证人。而这个手法,就是父亲根据电影《蒙太奇》学习到的。

不出意外地,调查而来的警察,被重塑的证据堵得死死的。在密不透风的证人、证词、时间和物证面前,他们没办法找出整起事件的漏洞,最后只能采用最原始但通常也最有效的方法:刑讯逼供。

三个大人的嘴撬不开,就撬小女孩的嘴。拉韫一边派人毒打三个大人,一边面容狰狞地告诫小女儿安安:“只要你说出你看到的,我就放了他们。”

几分钟后,安安哭着说出了院子里的秘密,自以为得逞的拉韫就铐着他们全家人,押去了后花园。但打开埋在后院的棺材她才发现,里边没有人,只有羊。

这也是犯罪电影里常见的技巧:金蝉脱壳、制造反转。

电影思维

POST WAVE FILM

退回到电影之外,从宏观视野上重新审视《误杀》。不难发现,这个讲述电影如何教会男主生存技能的故事,充盈着大量的迷影色彩。

如果细心,你能找出一连串经典电影的影子,比如跟监狱有关的《监狱风云》《肖申克的救赎》,在棺材里点火的《蒙太奇》,靠镜头剪辑制造不在场证明的《蒙太奇》,靠演技来脱罪的《控方证人》《猫鼠游戏》,一家四口在电影院里看的《天才枪手》,以及李维杰坐上囚车时像极了《我不是药神》,最后李维杰面对镜头打破第四面墙的场景,几乎就是在复刻《杀人回忆》。

(从上到下)《唐探2》《蒙太奇》和《控方证人》

此外,李维杰还特意强调了悬疑片大师希区柯克。

似乎生怕观众没能抓到迷影的嗨点,主创还特意给李维杰安排了一句台词:“当你看过一千部以上的电影,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压根就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

这句台词,致敬了经典探案小说《福尔摩斯》里的名言:犯罪行为都有它非常类似的地方,如果你对一千个案子的详情细节都能了如指掌,而对第一千零一件案子不能解释的话,你才是怪事。

这两句相互迭荡的台词,在电影之外回应出更大的波纹:如果你看过的电影足够多,而且能在这些电影里学有所获,那你一定能对世界和生活有更加独到的理解与掌握。

说穿了,就是电影在娱乐之外,也能塑造你的思维方式。这就是这里想要强调的「电影思维」的概念。什么叫「电影思维」?按照匈牙利学者伊芙特·皮洛在其代表作《世俗神话》中的解释就是——

一个人在大量的观影过程中,力求通过电影来体验人生,最终掌控电影和生活奥秘的思维技巧。

就像《误杀》中的李维杰,他就是因为看了大量电影,才能把全家人的脱罪证据,做得如此天衣无缝。也像是文章开头提到豆瓣话题#从电影里学到的实用技能#,高达1.1亿次的浏览数据表明,有太多电影爱好者在这里找到过共鸣。

在文字越发式微、影像大行其道的当下,已经有越来越多人,有意识地用电影的方式,为自己的生活寻求参考样板。浅显些的就是通过电影明白了某个道理,中度些的就是借助电影的叙事技巧给自己的生活助力 (比如跟着电影学英语、学剪辑等) 。

重度影迷虽然很难到《误杀》里的李维杰那样,但至少可能会像拍《色,戒》时的李安,在精神上难以为继的时候,主动跑去拜访偶像伯格曼,在他怀里求抱抱求安慰,然后找到拍片的动力。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影迷朋友,会固定在某个时间段,重刷某部电影,寻求精神上的依托。这都是电影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左右着大家对生活与人生的理解。

如果你只想做个普通影迷,那就不停地刷电影,也能训练优秀的「电影思维」。

但如果你有志于从事电影相关的工作,那就有必要接受专业、全面且系统的高端训练,比如我们准备开设的《电影思维大师训练营》,它不仅可以让你重新认识电影,还能教你如何用更加专业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审视剧作、导演、镜头语言、美学风格、剪辑节奏甚至服装设计等领域。

大师云集

POST WAVE FILM

我们邀请到的授课导师,都是参与过《未代皇帝》《闪灵》《年轻气盛》《布达佩斯大饭店》主创,他们都是奥斯卡、戛纳、威尼斯等大奖获得者。

比如路卡·毕格兹。

他是意大利当代电影界最重要的摄影指导,参与过著名导演保罗·索伦蒂诺和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重要作品,比如裘·德洛主演的《年轻的教宗》和《新教宗》,《年轻气盛》和《绝美之城》,以及《合法副本》等。

毕格兹曾七次荣获意大利电影大卫奖、八次荣获银丝带奖,并在1998年的第55届威尼斯电影节上,靠《他们微笑的样子》和《梨树》两部电影,摘得当年的最佳摄影奖。

还有米兰拉·坎农诺。

从1971年跟着大师库布里克出道至今,米兰拉先后为52部电影做过服装设计,合作过的基本都是库布里克、韦斯·安德森、弗朗西斯·科波拉、罗曼·波兰斯基、史蒂文·索德伯格和路易·马勒这样的国际级大导演。

53年的从艺生涯,让她先后赢得了4次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和3座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服装设计奖。鉴于米兰拉在服装设计领域对电影产生的巨大影响,柏林国际电影节在2017年,授予她终身荣誉成就奖。

需要强调的是,米兰拉·坎农诺是第一位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荣膺终身荣誉奖的服装设计师。

再如加布里埃·克里斯蒂亚尼。

从作品数量来看,身为剪辑师的她并不高产,截至目前只有12部。但如果从质量上来看,她参与的这些作品,却几乎都是影史名作。

比如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月神》《一个可笑人物的悲剧》和《遮蔽的天空》等——其中跟贝托鲁奇合作最经典的代表作,就是备受中国影迷追捧的《末代皇帝》。

熟悉这些作品的影迷都会知道,克里斯蒂亚尼的剪辑风格细腻绵长,擅长在娓娓道来的波澜不惊里,埋藏重大且迟缓的人生变幻。这相当考验功力。

最后就是卡米内·福纳里。

他是一位在欧美享有盛誉的意大利电影学者。1970年从纽约电影学院毕业之后,和众多概念艺术家合作过多部录像作品,这些作品都被收藏在威尼斯双年展,现在是都灵美术学院的电影系教授,任教课程是“导演与视听语言”。

此前他写过一本书,名叫《致电影学生的信》。内容就是他针对电影系新生常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写作的十一封解疑答惑的书信。其中既有对故事结构、视角与场景构建、关注点等电影视听元素的讲解,又有他从事艺术视频拍摄的经历分享,以及对影像、世界、人类精神的深入思索。

这四位大师级电影人,实现了从创作一线到理论一线的融合与贯穿,可以让学员从编剧、导演到美术风格乃至影视制作的全过程,在思维上形成一个跃迁式的飞升。

想在电影领域有个质的飞跃的朋友,绝对不容错过。

作者丨毛头

所见即所想。

排版丨知识饼干

责任编辑丨Tony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