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得把心收住了,才能做陶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谭雅丽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的80多家陶瓷及相关企业近日陆续开工,开始新一年的生产。
在正东陶瓷公司里,宫瑞国正在窑口看刚出炉的陶瓷碗碟。这位90后调侃自己是走不出工厂的人,“365天除了出差都在厂里,感觉坐在这儿心里才踏实”。
2016年从他的岳父手里接过厂子前,宫瑞国在外地从事煤炭行业工作,闲时喜欢旅行,尤其喜欢叫上朋友去西藏自驾游。回厂第八年,对“继承家业”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做这个(陶瓷)挺有意思的”。
应县是朔州市唯一的无煤县,瓷石、石灰石、花岗岩、石英等非煤矿产丰富,应县陶瓷起源于北宋时期,陶瓷工业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协会授予“中国北方日用瓷都”荣誉称号,“应县陶瓷”获得中国地理标志商标。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县陶瓷带动当地就业2.7万人。应县工业产业融合发展中心(原应县陶瓷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张治国认为,“这是应县陶瓷一个重要的社会价值”,他还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返乡创业,“主要集中在电商直播领域,有十几家。”
出现问题,只能一点一点查明问题所在,再进行调整,一个问题在整条生产线上往往需要半个月才能完全解决,此前烧制的成品也只能低价处理。宫瑞国告诉记者,“每天研究每天学习,很磨人很枯燥,但也感觉挺有意义”。
“我做陶瓷前和现在就是两个性格。”宫瑞国觉得是陶瓷让他的性格变得沉稳,“年轻人得把心收住了,才能做陶瓷”。
2023年,在县政府的组织下,宫瑞国得到多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他先后去景德镇、潮州、唐山等地参观学习,带着经验回厂和技术人员研究先进技术、器形、花面。
除了向外“取经”,在事关工厂改造的重大决策时,宫瑞国常常请出老一辈来“坐镇”,向老一辈负责人请教。
为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升品质,宫瑞国从去年6月开始对工厂进行改造,更新设备窑炉。他很清楚,改造试验周期长、成本高,动辄百万元千万元的投资,可能带来机遇,也可能带来更大的挑战。
在宫瑞国的办公室里,各种花色、各种器形的成品随处可见,他边说边拿起两个白色瓷碗向着光源作对比,“这两个的透光度明显不一样,我就是想做出更透亮的效果”。
因为改造投入大、见效慢,试验品合格并不代表大批量生产合格,“开发的新产品到底适不适合市场,存在太多不可控因素和不确定性。”宫瑞国说。
当地一位从业者向记者介绍,不同于景德镇产业链细分且成熟,应县很多陶瓷厂须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所有工序,“更新一条生产线需要每道工序的配合,改进设备投入太大”。
宫瑞国不得不盯紧每一个环节。每一环节都急需得力人才,销售人才、宣传人才、设计人才、技术总工等都是正东陶瓷常年招聘的专业人才。
“老一辈不断退休,新一辈顶不上去。”正东陶瓷厂的400名员工中35岁以下的仅有不到20人,主要负责销售、内勤等行政工作,“其实工资不算低,有人能拿一万多元,最少也有五六千元,而且有事允许请假,可生产车间里一个(年轻人)都没有”。
“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在培养相关人才,但现在还是很紧缺。”宫瑞国介绍,很多环节都缺人才,技术人员只能从潮州、唐山等地高薪聘请,“愿意来的很少,来之后能不能做好,又是未知数”。
2023年,因为没有合适的总工程师人选,宫瑞国在完成行政工作的同时,兼顾生产线的工作,钻研陶瓷升级配方。
请教前辈,调整烧瓷配方,进行少量试验,这成为宫瑞国去年的日常,“整个人完全投入进去了,几乎不回家”,晚上睡在办公室,半夜起来到车间看刚烧制出的成品。
“是我想得简单了。”少量试验后的成品虽然合格,大批量产出的成品却难达预期。这样的落差一度让宫瑞国陷入困顿。
去年10月,宫瑞国发现自己难以兼顾行政和生产工作,“我一下醒悟了,不能让自己这么累,我作为负责人重要的是掌控方向,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的人”。他打算请新聘请来的总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调整生产线,继续研究市场偏好、提高成品品质,在为期一年的“改造未知数”里放手一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