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捐血比率 去年创下20年新低
受人口老化、少子化影响,医疗用血需求增加,年轻血源却逐渐减少。台湾血液基金会今公布历年捐血情况,去年17至20岁民众的捐血率,为近20年来新低,仅14.09%,开发年轻的捐血族群已成当务之急。
根据血液基金会统计,17至20岁族群的捐血率由1999年的25.37%,降至去年的14.09%,降幅达44.46%。1999至2007年间,捐血比率均为20%以上,并在2004年创下高峰,达26.37%。年轻族群捐血率在2008年跌破20%、2014年跌破15%。此后便持平,维持在14%左右。
血液基金会公关处专员杜文靖表示,面对人口老化、少子化社会,若捐血情况未改善,推估到了2030年,台湾的血液将不敷使用。目前年轻人捐血率低,除受少子化影响,年轻族群对捐血的关注度、符合条件的比例都是关键。
根据血液基金会实际服务状况,年轻族群多不关注捐血问题,即使校园内有捐血车,也常因休息时间短,影响捐血意愿。血液基金会台北捐血中心业务组组长洪英圣表示,民众捐血前需通过血色素的测量、健康状况的询问,包含睡眠充不充分、有无生病及吃药等。
22岁的大学生方昱民,数年前就曾因为健康状况,无法捐血。陪伴护理师妈妈值班时,见识过紧急用血的状况,为了留下有意义的纪念,便选择17岁生日当天前往捐血。不巧的是,当时的她正好感冒,只好把捐血日期延后,所幸之后的捐血行动再也不中断。
杜文靖表示,目前的捐血门槛高,许多学生都在第一关被打掉。例如,常因课业、玩游戏而熬夜者,一旦睡得不好,就无法通过血色素的测量。一年内有多重性伴侣、旅游时到访疫区、戴牙套、生病的族群,也无法达标。她感慨,首次捐血若不成功,能不能再度捐血,就得靠缘分。
根据现行捐血规定,民众每捐出250cc的血,需休息2个月才能再度捐血;每捐出500cc的血,则需休息3个月才能再捐血;年捐血量方面,女性上限1000cc、男性上限1500cc。为因应高龄社会需求,血液基金会鼓励年轻人挽起袖子,当「热血人」,用爱延续他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