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起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力量

2024年9月底,初秋的北京,凉风送爽。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在这次表彰大会上,共有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352个集体、368名个人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其中,来自教育系统的模范集体有56个、模范个人55名。他们当中,既有基层教育行政单位、大中小学校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也有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教育群体和奋战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许多像他们一样的教育组织和个人,以星火之光汇聚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教育之力。

铸魂育人——

在有形有感有效中将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青少年心灵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2024年9月,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在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课堂里,师生们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学习和研讨的热情高涨,爱我中华的情感在思想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越来越浓厚。

除了高校教材的推行使用,幼儿童谣绘本《中华民族一家亲》已正式出版并开展试用,小学版教材《中华民族大家庭》已纳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学版教材《中华民族大团结》已实现全覆盖,大中小幼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材体系日趋完善。

在祖国东北的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白云小学,校园仿佛是一座中华文化艺术展馆。漫步其中,包含传统节日、历史名人、文学艺术、民俗风情等主题的1000余件展品发挥着无声的育人作用,让孩子们徜徉其中,感受多元一体、共生共荣的中华文化。

在祖国西部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第二小学,学生们最向往的地方是首都北京,最爱唱的歌是《我爱你中国》,最喜欢说的话是“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学校党总支书记闵晓青创新开设了“向阳花课程体系”及以爱为核心的“慧爱”课程体系,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教材、课堂及学生心中。

在祖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每周的升国旗仪式上,“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这一慷慨激昂的口号响彻操场。学校还充分利用开学和毕业典礼、班队会活动、校园广播等途径,引导全校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理念。

在祖国中部长江中游南岸,湖南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荷花池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唐刚刚带着全校师生挖掘教材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元素,提出“启发式教学”“滴管式渗透”的课堂思政教育模式。

他们深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是办学治校的重要使命之一,除了发挥学校育人的主阵地作用,还要充分拓展校外育人空间。

在云南省德宏职业学院,学校组织师生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活动,把党课、思政课上到高山坝子、田间地头、边境村寨。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第二中学,师生徒步至百里之外的任山河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节祭奠革命英烈活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自1995年一直延续至今。

从这些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中可以看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校园内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有丰富多彩的方式,更产生了润物无声的效果。由浅入深的教育,让青少年形成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埋下了挺膺担当的种子。

语通心通——

以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根铸魂

“语言是心灵相通的基础,也是提升育人成效的关键”。近年来,为了更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龙布走进全州137所学校、访谈5万名师生,找到了有效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效果的好思路好办法。

不只在雪域高原,还有内蒙古草原、新疆戈壁等地,教育部门与基层学校一起,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取得显著成效。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教育局通过配好用好学前智能助教系统、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资源、建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教研专家团队、开展幼儿讲故事大赛等系列活动,实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创建100%达标”,交出了优秀答卷。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开设国学经典品鉴、书法等校本课程,开展三分钟脱稿演讲、课本剧和微话剧展演等多种类活动,以多样化教学实践引领学生体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魅力。

除了各地各校的探索,还有一支重要力量,在为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出教育贡献。

周佳,这位来自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的援疆干部,已经连续9年援疆。在疆期间,周佳建立完善了新疆普通话培训测试体系,大力开展青壮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培训。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凤君心系广大师生家长,情系语言文字工作,为了让更多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师生和家长说好普通话,总是奔波在城乡、社区、学校,开展教师、公务员、社区居民的普通话推广培训。

还有一个特殊群体——教育部直属高校援疆银龄教师团队,他们奔赴天山南北,在教育教学之余,通过开展推普讲座、普通话训练、经典诵读等活动,让“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引领校园风尚,在祖国西北边陲奏响了一曲支援边疆、建设边疆的民族团结之歌。

语言相通,才能心灵相通;心灵相通,各民族才能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让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孩子有更精彩的人生,并从小在心灵中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

守望相助——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是习近平总书记曾考察过的学校。学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开展“爱心义卖”活动,把义卖善款或物资全部捐给新疆、四川等民族地区的小伙伴。组织学生线上线下与民族地区学生结对子、交好友,与各族伙伴手拉手、心连心。

从英雄城市武汉到雪域之巅西藏,距离再远也无法阻挡各族师生和家长相亲相近。从2017年开始,武汉西藏中学的党员教师就开始了分批次护送学生进藏休假、开展家庭和校友寻访。7年来,学校党员教师先后进藏100余人次,接送学生进出藏5000余人次,将30多场家长会、宣讲会开在高原上。

乘坐火车40多个小时,行程4000多公里,是每年暑假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新疆部主任陈倩倩必须经历的。奔波在福建莆田和新疆之间,她假期护送新疆学生回家,开学前又迎接学生回来。几年来,她带领46名教师走访慰问了58个新疆学生家庭,用真诚之心与家长们面对面交流,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从辽滨小城到贡嘎山下,以教育为纽带结下的情谊也可以跨越山海。辽宁省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西藏班班主任高长荣说:“民族团结是人与人的团结,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班级里汉族学生脚踝骨裂行动不便,藏族学生帮助他上下学;藏族学生生病,汉族学生送饭探望……孩子们一起玩耍时绽放的笑脸,让高长荣确信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向阳生长。

还有艾克热木·艾尔肯、娜木拉、王盐平、米娜瓦尔·艾力、杜成露……这些教育工作者的身影,让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体形象更加温暖和伟岸。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梨香小学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喀什地区莎车县等地5所学校结对共建,通过线上直播授课、“冀疆学子共升一面旗、共庆生日会”等多种形式,让两地师生在文化交流中交融相会。

在西安交通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同心圆”民族团结工作室近5年组建831支社会实践队伍,建立80多个社会实践基地,赴全国16个省区市开展实践活动。

丝路同源,山海交响。以教育力量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圆正在绘就。

知行合一 ——

心怀“国之大者”,构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主阵地

心怀家国责任,高校多学科研究群体和工作者,倾尽全力投身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实践。

不畏艰险深入藏南边境地区、青藏高原农牧区、南疆地区长期开展田野调查工作,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专家们怀着“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历时9年完成了首部清晰呈现康藏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整体历史面貌的通史著作《康藏史》(古代卷、近代卷),成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背景下的地方史叙事新范式。

为编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这部高校教材,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26位专家参与其中,邀请10余所高校数十位专家学者进行评审,10余次修改、打磨、完善。

出版《中国共产党民族干部政策研究》等专著60余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5项,这是云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交出的答卷。

仅2020年以来,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戎围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咨政建言,起草多份报告,主题涵盖增强各族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文化润疆”、边疆稳定发展对策建议……

做好高原地质灾害防治,维护西藏长期繁荣稳定,最缺的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一批能够潜心坚守雪域高原的本土科研力量。同济大学教授赵程每年自愿援藏工作3个月以上,带领团队行程2万多公里,考察典型高原地质灾害,并创建高原地质灾害研究中心;组建了一支以西藏青年教师为主的骨干团队,彻底改变了2018年前西藏地质灾害防治完全依靠区外支援的状况。

围绕如何打破中华传统医药以地域划分的空间限制的话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董竞成在民族地区领衔创立了11个民族传统医药融合发展平台,为中华传统医药突破地域限制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南。

扎根中国大地,这些教育战线研究集体和个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开拓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新局面,为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点点星火,汇聚成炬。教育系统以荣获表彰的模范集体和个人为代表,他们心怀家国、全力育人,他们跨越山海、用心用情,凝聚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力量。面向未来,不负期望,教育也必将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不断作出新贡献!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04日 第01版

作者:《中国民族教育》杂志记者 徐杨 吴绍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