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销日总值 创2009年以来新低

今年1至11月台湾外销到日本农产品金额年减逾1亿美元,大降15.2%,创下2009年金融海啸后新低。图为2021年日商于屏东产地直购6000公斤凤梨,进行封柜仪式。(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农产品出口日本

政府近年来积极开发日本市场,但据农业部统计,今年1至11月台湾外销到日本农产品金额约6.7亿美元,年减逾1亿美元,大降15.2%,创下2009年金融海啸后同期最低。学者分析指出,虽受日币贬值影响,但也可能与日本参与的区域贸易协定或自由贸易协定陆续生效有关,台湾农产品在日本未享优惠关税,以致农产品竞争力不如他国,这是一大警讯。

农业部统计,今年前11月相较去年同期,我冷冻鲔鱼出口至日本金额下滑16.6%、冷冻毛豆年减13.08%、生鲜凤梨减少17.95%,活鳗鱼更下滑达41.93%,导致我国农产品对日逆差成长至2.4亿美元。

农业部国际事务司副司长洪晓君说明,我国鲔鱼外销至日本主要为黄鳍鲔及大目鲔鱼,受新冠疫情、日本需求疲弱,近年我国捕捞量呈现下滑;毛豆也是因疫情期间,多数日本人采取居家饮食,影响需求外,今年受到气候干扰也影响收成;凤梨则可能因先前外销品质不佳,近期力推加工品项等影响;至于鳗鱼,应是我国生产成本较高所致。

「大多出口至日本品项都受到汇率及关税影响。」洪晓君说,农业部将协助业者开拓其他市场,透过市场调查,开发适合当地的饮食方式,并办理行销活动。至于外销补助是否会再扩大,仍在通盘考量,将视贸易情况、国内供需调整外销方针。

逢甲大学国际经营与贸易学系教授杨明宪表示,出口衰退是警讯,可能代表我国农产品在日本市场竞争力有待加强,竞争力可分为价格及非价格,我国在价格竞争上较无优势,因此要透过如品质、品牌等非价格竞争,就要透过冷链等方式进一步提升。

台大农业经济学系教授徐世勋说,除了受到汇率贬值影响需求外,其实更要关注是否有受到日本与多国签署贸易协定生效,例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ECP)、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等,其他国家农产品享有关税调降优惠,台湾则无,他忧心台湾农产品可能会被取代,甚至农民转赴关税较低等地种植,而有农业外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