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狂买利率债,债牛再添增量资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植 上海报道央行调研农商行买债风波刚刚平息,农商行的购债热情迅速恢复。
华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11日-3月15日当周,农商行连续五日净买入利率债(国债),总计买入规模达到2779亿,创下单周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农商行在5-10年期国债与20-30年期国债的净买入量分别达到1872亿元与487亿元。相比3月4日-3月8日当周央行调研农商行持债状况期间,上周农商行的国债净买入量环比增加约1512亿元,直接翻倍。
“这的确令市场颇感震惊。”一位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直言。不少私募基金原以为在经历央行调研农商行买债风波后,农商行的购债力度会相应减弱,但事实恰恰相反。
受此影响,本周以来10年期国债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回落,截至3月20日18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上周的2.37%回落至2.31%,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57%回落至2.48%附近。究其原因,农商行继续大规模买债,直接推高了国债价格。
“若农商行购买国债力度持续不减,国债收益率很可能在短期内迭创新低。”这位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指出。
记者多方了解到,上周农商行之所以迅速恢复大规模买债行动,一是他们普遍认为央行调研属于常规操作,并未限制农商行继续投资国债;二是2月底有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出台《关于保险资管公司存款填报口径的工作提示》(下称《工作提示》),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很难再将保险资管计划作为通道,超额配置协定存款、大额存单等产品,迫使农商行将大量理财产品资金直接投向超长期国债品种博取较高回报率。
一位中部地区农商行债券交易员向记者表示,受《工作提示》影响,他们已调整了近期新发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主要配置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通过拉长久期与适度增加杠杆等策略博取较高回报,以满足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要求。
“其他农商行也在纷纷效仿这种做法,所以农商行配置国债短期内难以停歇。”他说。
大规模加仓国债
3月6日,市场传出央行要求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近三年参与债券市场、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情况,上报债券现券、回购及其他工具的交易情况和债券持有结构、主要交易对手情况,以及参与债券市场交易投资业务的主要诉求及必要性。
一些投资机构认为,央行采取这项调研行为的一个背景,是2月农商行购买国债力度骤然增强。
华创证券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7-10年期国债品种的农商行净买入量占比接近60%,当月农商行的各期限国债净买入量达到3977亿元,甚至超过基金公司的净买入量(2587亿元)。
上述中部地区农商行债券交易员向记者表示,央行的确调研了农商行购买国债状况。起初,他们以为央行可能对农商行大规模买债行为进行“规范”,迅速在3月6-7日减持了部分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头寸,但后来他们通过同业交流得知央行并未限制农商行继续投资国债,他们不但做了空头回补,还继续按2月份的节奏大手笔增持国债。
另一位西部地区农商行债券投资部主管也告诉记者,在得知央行调研农商行买债状况后,他们一度成了“惊弓之鸟”,但后来他们也了解到这属于央行的常规调研,没有限制农商行继续投资国债,又继续开始增持国债头寸。
在他看来,持续加大国债品种配置,对农商行而言属于迫切的刚需。究其原因,一是银行资金进行信贷投放,需要一段时间寻找到合适实体经济项目等,期间银行资金投资国债,可以获取相应收益以摊薄存款获取成本;二是受近期权益类市场波动加大影响,农商行削减了委外投资力度,将更多资金投向安全性与流动性更高的国债品种,有助于增强银行资金的安全性与流动性。
这位西部地区农商行债券投资部主管也承认,相比以往农商行青睐1年期以内的超短期国债与流动性较高的7-10年期国债,如今不少农商行纷纷加仓流动性较低的20年期、30年期国债,主要原因是通过拉长久期获取更高的国债投资回报。
德邦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徐亮表示,在农商行信贷投放未加速、3月初利率快速下行期间,农商行对超长期国债的净买入量骤然大幅度增加,体现出他们对资本利得的强烈追求。近期农商行对超长期国债的净买入量激增,可以视为一种趋势性参与信号。
记者获悉,尽管农商行大规模加仓国债,主要是持有到期的配置型策略为主,但也有部分农商行债券交易员认为,鉴于当前债券市场牛市行情,他们也在寻求相应的交易型价差套利机会,即当国债价格涨幅所带来的投资回报超过持有到期策略回报率时,他们会迅速对国债进行高抛低吸操作。
新资金持续涌入
在业内人士看来,另一个触发农商行迅速恢复大规模购买国债的因素,是此前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发布的《工作提示》。
概括而言,某地金融监管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部分银行机构将保险资管公司存款纳入单位存款科目核算,造成各项存款大起大落。根据1104报表填报规则及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解答口径,这个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工作提示》,要求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等募集的资金应填入“同业存放”科目,不得计入一般性存款。
“此举的主要目的,是遏制高息揽储、资金期限错配、资金空转等问题。”一位农商行理财部门人士告诉记者,但它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银行理财产品很难再通过保险资管计划作为“通道”,超额投向收益率更高的协定存款、大额存单等。这导致农商行只能将大量银行理财产品资金直接投向超长期国债等高信用评级品种,以拉长久期等方式获取相应投资回报以满足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要求。
他表示,相比大型银行与股份制银行拥有较多的理财产品资金投资策略与投资标的,不少农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主要通过保险资管计划作为“中介”,超配协定存款或大额存单以抬高投资收益率。如今,尽管他们尚未收到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发布的《工作提示》,但他们预计这项监管政策将很快普及,所以提前调整了理财产品资金投向,令3月以来农商行对国债的配置需求骤然旺盛强烈。
记者获悉,农商行将大量理财产品资金直接投向国债的一大好处,是在某些存款指标考核节点来临前,他们只需抛售国债套现资金,这笔资金就可以随着理财产品到期等因素计入一般性存款范畴,更好地满足存贷比、控制存款偏离度等监管要求。
“随着央行调研农商行买债风波平息,未来一段时间农商行仍将是国债品种的最大买家之一。毕竟,越来越多农商行新发理财产品资金将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债市场。”前述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直言,这还不包括存量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转向。
此前,光大证券结合普益标准数据估算,银行理财持有的保险资管产品规模约在4万亿元。去年3月,金融监管部门曾召集部分保险资管公司开会,要求理财产品通过保险资管通道配置银行存款的比例控制在80%以内,若再剔除保险资管产品在买入返售、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其他投资品种的资金配置,目前银行理财通过保险资管产品所投资的协议存款或大额存单资金规模仍有约2万亿元,这意味着在《工作提示》出台后,数千亿银行理财存量资金也将以较快速度转投国债市场。
“若农商行理财产品资金继续涌入国债品种,债券市场牛市行情仍将延续一段时间。所以我们也在加仓国债待涨获利。”这位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向记者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