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无人机进入低空吊运时代,大疆找到新增长点

继播种、撒肥、果树飞防之后,农业无人机在2024年迎来了新的技术突破:吊运。这可能会成为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又一个转折点。

12月12日,大疆创新在湖北省秭归县首次展示了具有吊运功能的农业无人机T100。秭归是著名的柑橘之乡,但山岗丘陵地貌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果农需要依靠人力将收获的脐橙背下山。平均年龄45至65岁的“背橙客”一趟背负120斤脐橙,需在陡坡路上徒步2-3公里,但大疆T100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载重85公斤脐橙的吊运任务。

T100是大疆在今年11月发布的农业无人机,售价59999元起。它首次搭载了激光雷达,融合了全新的AI和AR功能,满足喷洒、播撒、吊运等多种作业场景。换装选配的吊运模块后,最大吊运重量达到85公斤。

当地飞手告诉界面新闻,农业对吊运功能有极大需求。除了复杂地貌的果实采摘之外,偏远山区的农资运输、大规模育秧、山区农机设备运输、水产养殖的饲料投喂等场景过去都依赖人工或复杂的交通运输,无人机的吊运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其提升效率。

让无人机吊起接近200斤的物体并不容易。大疆农业相关技术负责人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过去锂电池技术并不成熟,如果按照大疆第一代农业无人机搭载的电池来做吊运,不到一个月电池就会报废。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动力系统的升级,无人机能够在吊起重物的同时减少对电池寿命的消耗,这也是实现吊运的前提。

农业无人机由飞行平台导航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由于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加剧,植保自动化程度低,农业无人机在中国乃至全球日渐走俏。在新疆、黑龙江、江苏等部分区域,95%的作物都在使用农业无人机进行全流程植保管理。

吊运拓宽了农业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也让大疆这家全球无人机巨头找到了新增长点。

2012年,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声名鹊起的大疆开始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并在2015年设立了大疆农业品牌。截至2024年10月,大疆农业无人机已覆盖全国38%的耕地面积,在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的种植中,整体渗透率达到40%。

2024年,大疆农业无人机作业亩次达到25亿亩次,涉及作业台数20万台,接近50万人在从事飞防服务工作。大疆农业全球市场负责人沈晓君表示,如果按5元/亩的作业单价进行粗略估算,25亿亩次的作业面积,能够创造约125亿元人民币的飞防市场规模。

农业无人机也是大疆重点出海项目之一。沈晓君透露,大疆农业无人机已销至六大洲的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在30%上下。

在农业无人机领域,大疆的一个对手是同样来自中国的厂商极飞。这个行业并没有权威的市场份额数据,但据全国农机购置补贴系统统计,2023年植保无人机在全国农机补贴中共补贴了35631台,其中大疆占比80.54%。

上述技术负责人的判断是,这个行业还远未到天花板。一方面,随着全国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分散的土地集中到专业大户、农业企业或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手中,形成大面积的连片农田,这种规模化的土地格局为农业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无人机在林业、牧业和渔业的渗透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是大疆未来推进的重点。

而在商业化方面,大疆的策略是,中短期仍以帮助使用大疆产品的植保服务机构和个人获得稳定增长的营收为主要目标。随着技术的升级和商业模式的效率提升,大疆认为行业未来会进入商业化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