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肝”或会产生奇效?音乐超越语言和文化 | 神经周周发 Vol.99
我一怒之下曾经……
关键词:负面情绪 挑战性任务解决
https://doi.org/10.1037/pspa0000350
随着心理学的普及,“情绪稳定”似乎成为了成年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大家都被教导要冷静,不要生气,因为负面情绪会让我们失去理智,无法解决问题。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负面情绪其实也可能是我们的朋友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并非无用之物,而是在进化中形成的一种生存本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条件。比如,当我们感到悲伤时,我们可能会去寻求帮助或支持,而当我们感到愤怒时,我们可能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努力克服困难。所以,不论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它们都是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提醒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行动。
就像我们在电影和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那样,男女主会因为种种的遭遇,产生极度的愤怒,从而变得更加强大。而一项研究也证明了将愤怒转化为动力这个观点是有科学依据的。愤怒确实可以成为实现具有挑战性目标的强大动力,而且通常会更容易取得成功。
- Micro One -
为了更好地理解愤怒在实现目标中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涉及1000多名被试的实验。在每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引发被试产生愤怒、喜悦、欲望或悲伤的情绪状态后,让他们面对各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些目标或为解决谜题,或为在难易度极高的游戏中获得高分等。
结果表明,当面临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时,相对于中性情绪,愤怒情绪会使被试产生更强的动力来实现目标:他们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反应更快,甚至更容易采取作弊的方式来实现目标。并且,愤怒的激励效果似乎只出现在更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当目标较容易实现的时候,愤怒情绪没有明显的激励效果。
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愤怒的激励作用似乎与被试对自身情绪的体验无关。也就是说,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利用怒气来实现目标,都会对结果产生积极影响。
所以,情绪稳定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敏感地察觉情绪,并且善于利用负面情绪,可能才是更明智的选择。当你感到毫无动力完成一些困难的事时,不妨试试怒肝作业、怒肝论文、怒肝报告等等,没准就真的有用呢。
音乐,超越语言和文化
关键词:音乐理解 跨文化
https://doi.org/10.1073/pnas.2218593120
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文化的表达、传承和交流的重要媒介。不过,在不同文化、地区和社会群体中,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风格都有显著的区别。音乐同样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都会创造音乐,将情感和思想通过声音传达出去。
那么,音乐是否拥有跨越文化的力量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从世界各地招募了来自49个国家的被试,并发现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可以普遍识别某些特定的音乐主题。
在这项研究中,被试多达5000余人,其中5516名被试来自工业化国家,母语为28种不同语言;116名被试来自小规模社会,母语并非英语。这里的小规模社会指受全球化的影响较小、生活相对更独立的群体,因此,他们更少受到互联网的影响,音乐形式也多以本土的传统音乐为主。与以往只集中探讨一种语言的实验不同,这项实验测试了31种不同语言,从而更全面的测试了歌曲是否可以被跨文化理解。
被试需要在听到14秒带非母语歌词的音乐后,针对以下四种曲风进行评分:摇篮曲、舞曲、情歌、治愈歌曲。结果显示,不管是来自工业化社会还是小规模社会的被试,都能够准确猜出除情歌以外的音乐主题。其中,人们可以更好地识别舞曲和摇篮曲,其次是治愈歌曲。这表明在某种程度上,音乐可以普遍地被不同文化的人群所理解。
- Ausin -
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当被试听到来自相似文化的外语歌时,语言或文化线索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猜出歌曲主题。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被试的母语与歌曲在语言和地理上的接近程度,在理解歌曲方面只起到了很微小的作用。这再次证明了无论文化接近与否,音乐的某种普遍特征可以被跨文化理解。
那么,这种通用的音乐特征究竟是什么呢?从准确度最高的舞曲和摇篮曲来看,研究人员猜测:音乐的理解可能是由普遍的心理现象所支撑。如同语言一样,音乐可以在特定情境中传递信息或情感,比如庆祝盛典或安慰哭泣的婴儿。此外,这两种曲风通常都包含了重复的音乐旋律或节奏,从而被容易被跨文化人群所理解。
另一方面,不管是来自工业化社会还是小规模社会的人们,都无法正确识别情歌。虽然乍看之下令人感到惊讶,但在某种程度来说却又十分合理。爱情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情感,情歌所表达的情绪及其音乐形式会更加多样化,从而更难以在陌生语言中理解。
这项研究揭示了音乐同时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舞曲和摇篮曲等基本音乐类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似乎都能找到共鸣。而以情歌为代表的音乐主题,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音乐丰富多彩又有所不同。普遍性使得音乐跨越文化边界,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多样性则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使其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因此,音乐既是全球性的共同情感表达方式,也是多元文化的鲜明标志,无论何时何地,音乐都在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梦和梦魇,
是演化的必要过程?
关键词:梦 梦魇 演化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3-43319-z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梦境是一种复杂的体验,它可以承载各种情感,有时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我们的现实生活。然而,梦的具体功能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演化心理学家认为,梦的功能在于模拟真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境,帮助我们预设如何应对这些情况。其中,威胁刺激理论(threat simulation theory)认为人类做梦,尤其是噩梦,是在虚拟世界中学习如何应对危险情况的一种预演,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有助于调节我们的负面情绪。
一项新研究在此观点下展开。研究人员推测,在更常面临生存风险(传染病或捕食等)的小规模社会中,梦境的适应性功能可能更为明显。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研究人员比较了37名来自两个小规模社会的人群的梦境,和197名来自现代化社会人群的梦境,其中两个小规模社会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而现代社会的人群中包括了健康人群,和患有梦魇症或社交恐惧症的临床人群。
- Angelina Bambina -
结果显示,相比于现代社会人群,生活在小规模社会人群的梦境具有高威胁水平、低焦虑和低负面情绪的特点。这些梦通常以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境开始,但最终会成功应对威胁。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其中一个小规模群体的梦境中,内容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导向性——在梦中,他们依靠同伴的帮助克服险境,这或许侧面揭示了来自亲朋好友的支持,有助于缓解噩梦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然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有梦魇症的临床人群的梦境更为复杂。他们的梦境中充满了强烈的负面情感,包括争吵、失去爱人等,但却没有情感上的解决方案。这或许源于这些临床患者在梦中体验到的高度焦虑和恐惧,使他们无法在梦中找到情感的出口。
综合来看,这项研究通过跨文化对比,展示了梦境在人类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真实生活中的危险。或许噩梦的可怕之处在于,梦醒之前我们无法成功逃脱,也无法学习到面对险境的对策,只是无尽的恐惧。然而,这项研究并不能确定梦境与清醒状态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无法确定梦境是否确实能够有效地促进我们的情绪调节。或许在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清醒状态时的心理状态,更深入地探究梦的演化意义。
大语言模型模拟的,
是大脑还是心智?
关键词:大语言模型 模拟
https://doi.org/10.1016/j.tics.2023.08.006
大语言模型(LLMs)是一种深度学习系统,用于处理语言。人们向LLMs输入大量语言文本,通过语言建模,LLMs会自行学习句子结构,来预测句子或段落中的下一个单词。如今,LLMs已经在生成语法和其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同时也引发了有关人工智能伦理和道德的深入讨论。
那么从心理学角度,我们如何理解LLMs?LLMs是否以与人类语言处理方式类似的方式处理语言?利用语言学理论,我们是否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和生物智能之间的关系?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回归到最基础的问题:大语言模型究竟是在模拟什么?
在《细胞》的一篇专家论坛中,认知心理学家Idan Blank将这个问题总结成3个不同观点。
- Fantastic Studio -
第一种观点认为,LLMs是在模拟大脑的机制性和抽象的神经过程。在这种观点下,LLMs实现了符号计算(symbolic algorithm),侧重于用符号与逻辑表示“思考”。这种情况就像我们使用符号(颜色、形状、种类)来描述苹果:“一种水果”“颜色可能为红色或者青绿色”,或者“形状为圆形”。因此,这种观点认为LLMs实际上实例化了语言学中假设的符号数据结构,运用表象系统(representational system),模拟了系统中具有组合型的语法(syntax)和语义(semantics)。
第二种观点为,LLMs使用分布式、亚符号的数据结构(subsymbolic algorithm),模拟的是人类心智的表示层面。与符号化的“思想”相反,亚符号计算在于让最终结果“表现”得智能,而其中的算法与参数会通过学习自行涌现出来。因此,这种观点质疑了(心理)语言学理论,认为如果这些理论与LLMs的内部机制不相容,那么它们就缺乏心理现实性。这种观点关注LLMs中语言知识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如何使它们的出现更加类似大脑中所发生的。
第三种观点则尝试将以上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它认为,LLMs确实实现了符号结构,但这些结构与(心理)语言学家假设的人类语言模型不同。另一个可能性是,LLMs虽然没有运行符号程序,但它们通过分布式动态接近了符号计算。也就是说,这种观点描述了(心理)语言学理论和非符号思维之间的关系。
总结来说,这些不同的观点反映了心理语言学中长期存在的关于语言表示形式的争论。而LLMs作为语言学理论的计算实例,可能成为回答古老问题的新工具。未来的研究应该先明确基础问题,在理论上更加扎实后,再深入研究开发LLMs。同样,透过研究LLMs的原理,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系统的奥秘。
瞳孔大小能自主控制,
它还能调节情绪?
关键词:瞳孔变化 情绪调节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3-01729-z
我们通常认为,瞳孔的变化是自主神经的反应,受光线和情绪等因素影响。当环境变亮时,瞳孔缩小;环境变暗时,瞳孔扩大。当我们紧张、焦虑甚至恐慌时,瞳孔会扩大,而在平静下来时,瞳孔会收缩。
因此,我们会说,眼睛就像一台情绪的“测谎仪”,揭示了我们对外界刺激最真实的反应。但是,一项最新研究挑战了这种传统看法,证明了我们原来不仅可以自主调节瞳孔大小,还可以通过控制瞳孔大小调节情绪。
为了研究人们是否可以自主控制瞳孔,研究人员首先进行了为期3天的训练,要求被试练习控制瞳孔大小。被试需要通过使用心理放松或激活技巧,比如专注呼吸和想象充满压力或威胁的情境,来学习收缩和扩大瞳孔。训练过程中,一半被试会在屏幕上看到即时的生物反馈(biofeedback):圆圈缩小表示瞳孔正在收缩;圆圈扩大表示瞳孔正在扩大。对照组则接受虚假的反馈或仅专注于心理技巧。
- Fre M -
经过3天的训练后,两组被试都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瞳孔大小,特别是扩大瞳孔(兴奋状态)。然而,只有反馈组在3天后成功地掌握了瞳孔缩小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在训练结束最后进行的“无反馈测试”中,只有反馈组成功地保持了对瞳孔的控制。这表明生物反馈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掌握瞳孔的控制技巧。
进一步的研究则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揭示了自主调控瞳孔大小与调节大脑兴奋状态的脑核活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脑干中的蓝斑核(locus coeruleus)显示出与瞳孔控制相关的显著活动。与此同时,被试的心率表现也受到瞳孔控制的影响,尤其是可以更好控制瞳孔大小的个体,其心跳变化会比对照组的心跳变化更加明显。
在最后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检验了自主瞳孔调节是否会在行为上产生影响。行为结果同样受到瞳孔调节影响:当瞳孔缩小(冷静状态)时,反应速度更快,证明了瞳孔控制对提高行为表现产生了积极作用。
总结来说,这项研究从神经、生理和行为上证明,来自瞳孔的生物反馈方法可以影响大脑的兴奋状态。“瞳孔掌控术”可以显著调节负责掌控兴奋状态的蓝斑核,并影响心率和行为表现。
动动瞳孔大小这种技能看起来平平无奇,但这其实揭示了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反馈方法来更好的感知、掌控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蓝斑的功能异常被认为与抑郁症和焦虑等精神疾病有关。因此,这一发现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未来,我们或许可以利用这一技术来改善心理健康,通过主动调节瞳孔大小来调控情绪。那么,试试看,你可以控制瞳孔大小吗?
作者:小方不方 | 编辑:绒球兔纸
封面:Ausin | 排版:绒球兔纸
微信又改版了,不是常读或星标的公众号,图文推送不再显示封面啦。为获得更好的体验,以及不错过任何一条精美推送,跪求喜欢我们的小伙伴标一个“星标”,这样才能及时收到我们的优质内容。如有转载需要,可直接快捷转载;或在后台回复“转载”,添加bot微信即可,但暂不支持转载到微信外其他平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