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鼻部整容术后陷多重争议 医美机构规范问题引发讨论

据公开信息显示,近期有消费者反映在某医美机构接受鼻部整容手术后,出现诊疗流程不规范及术后效果争议。该事件引发社会对医美行业服务质量与操作规范的关注。

消费者披露手术相关争议细节

据当事人陈述,其于近期在国内某医美机构进行鼻部整容手术。术前沟通环节中,工作人员未完整记录“缩鼻头”项目,主刀医生沟通不充分,导致术后鼻头形态与术前无显著差异。当事人提及,此次手术为时隔6年再次尝试整容,术后效果未达预期,对其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此外,该消费者指出诊疗过程中存在多项规范性问题:

- 病历管理存滞后:从住院至出院,机构未及时向患者交付病历,经多次索要后12天才提供,且患者至今未获得完整病历;

- 麻醉风险告知不充分:全身麻醉实施前,未充分向患者说明具体风险,患者知情权保障不足;

- 手术项目遗漏确认:机构已承认漏做“缩鼻头”项目,相关沟通录音资料可佐证这一情况;

- 手术材料存在差异:医院开具的假体材料信息与实际使用材料不一致;

- 术后新损伤争议:鼻头部位出现术前不存在的明显凹陷,术前术后对比照片显示外观差异显著。

事件引发的行业规范反思

当事人表示,手术结果使其面临身体不适(肋骨取骨处遗留两条疤痕、行动不便)及心理压力,正常生活节奏受到干扰。目前,其已向涉事机构提出退还手术费用、承担后期修复费用的主张。

业内专家指出,此事件折射出医美行业部分机构在医疗文书管理、医患沟通机制、材料溯源制度等环节仍需完善。消费领域人士提醒,消费者选择医美服务时应审慎核查机构资质,妥善留存沟通记录、医疗凭证等资料;相关监管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对行业操作规范的监督,推动建立更透明的服务标准。

目前,涉事双方尚未就相关争议达成一致,事件具体进展有待进一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