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企业在中处境 日益艰难

图/美联社

西方企业在中国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学人分析指出,从消费市场疲软、本土竞争加剧,到地缘政治风险升温,让欧美企业在中国大陆的处境日益艰难。市场信心创新低之际,苹果、通用汽车、星巴克等跨国企业纷纷面临业绩衰退,部分企业更开始裁员、关厂或重组。

尽管中国官方声称有9成在中国的外商看好当地商业环境,根据上海美国商会最新调查显示,仅不到半数受访企业对未来五年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持乐观看法,创下历史新低。部分跨国企业主管坦言,目前在中国的投资难以获得合理回报,转而考虑裁减当地员工。

据经济学人分析,欧美上市企业中国市场的公开销售额,在2021年攀上高峰,达6,700亿美元,占这些企业总营收的15%。然而,自此之后每况愈下。去年,这些企业在中国的销售额下滑至6,500亿美元,整体占比亦降至14%。今年市况仍未见好转,统计最近的财报显示,近半数的企业在中国销售额单季较去年同期出现衰退。

此外,中国经济受房市拖累,陷入停滞,情况可能延续至2025年。加上从电动车到建材等多项关键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愈加激烈。

美国通用汽车(GM)执行长芭拉(Mary Barra)坦言,中国市场「恶性削价竞争」是该公司在当地获利困难的主要原因。通用在4日宣布,其中国合资企业将进行超过50亿美元的资产减记和重组,并且计划关闭当地部分工厂。

不只汽车业,面临萎缩的企业包括科技巨头苹果、咖啡连锁星巴克和奢侈品LVMH集团。一位跨国企业老板透露:「这时我们理应进入下一阶段了。」另一位外商高层则感叹,公司在中国疯狂成长的日子似乎已成为过去式。

以星巴克为例,其中国市占率已让位于平价竞争对手瑞幸咖啡。今年9月,瑞幸门市数量达21,000家,是星巴克的三倍,且较去年的13,000家大幅成长。星巴克新任执行长尼科尔10月向股东表示,公司在中国面临「极端」竞争,据传正考虑向当地合作伙伴出售部分股权。

雪上加霜的是,西方企业受到中美政府角力冲击。美国2日针对特定中国企业扩大晶片禁令,中国四大产业协会随即呼吁减少采购美国晶片。据9日消息,中国政府已对美国人工智慧晶片龙头辉达(Nvidia)展开反垄断调查,时机点似乎也暗示这是一种报复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