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的大国妄想症

(图/路透)

英国历史学家保罗‧甘迺迪1987年在他的著作《霸权兴衰史》中预测,未来衰落的美国将成为「多极化世界的重要强国」。35年后,以现今全球局势看来,虽然甘迺迪未预见苏联会如此快速解体;日本的经济奇迹会在「失去的十年」衰退中结束。但甘迺迪对多极化崛起和美国相对衰弱确有先见之明。

世界走向多极化是当今国际形势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政治领袖对此趋势也渐有共识,德国总理萧兹6月在德国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中指出:「新的权力中心正逐渐浮出,21世纪的世界是多极化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瑞斯在7月宣布:「后冷战时期已经结束,我们正走向新的全球秩序和多极世界。」就连投资银行摩根史坦利今年也发布了一项「多极世界实用指南」。

在世界走向多极化中,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上周在西班牙举行非正式峰会后发表了一份宣言,作为未来5年欧盟战略议程刍议。欧盟的《格拉纳达宣言》强调对乌克兰支持不变,未来还将强化危机因应能力和全球长期竞争力。宣言中并指出,欧盟扩大是地理战略投资,有助和平安全和稳定繁荣。扩大欧盟论的支持者认为,俄乌战争可为欧盟东扩注入新活力。

值此同时,现年78岁的甘迺迪则发表了纪念《霸权兴衰史》出版35年的文章,坚持他在1987年时的观点,认为多极化世界的出现不会危及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美国是唯一可以在多极化世界中保持大国地位的西方国家,断言「鉴于其经济实力,只有美国才能保持领先」;他同时预设中国和印度是另外两个在多极化世界中的超级大国,这显示国际权力「向东转」。

甘迺迪认为,超级大国要保持强大就必须用军事力量来平衡国内的经济和财富,忽视「大炮、面包和投资」这个微妙公式中的任何一环,都有可能导致衰退。前苏联是最好的例子。

然而在地缘政治上,甘迺迪则认为,美国在全球偏远地区长达90年的战略利益在本世纪已结束,美国的安全涵盖范围将不再跨越全球。2021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最近的例子;另一个例子是巴尔干半岛。尽管近年来许多政治观察者都警告美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作用仍不可或缺,但随着大西洋两岸目光聚焦乌克兰,美国在波士尼亚,科索沃、塞尔维亚的影响力式微已不可避免。

至于把俄乌战争视为扩大动力的欧盟,甘迺迪文章中虽承认没有一个单一的欧洲国家「有多大作用」。但他坚信,不应低估欧盟为一个「僵化的力量」,在多极化世界中,欧盟将处于「略低于大国」的地位,保有具凝聚力的外交政策,但无法保证欧盟成员国个别政府的政策会符合此一愿望。

然而,同步不同调是欧盟最大的问题──批评北约要求乌克兰和平谈判的民粹领袖菲科9月底取得斯洛伐克执政权;同情俄罗斯的德国极右另类选择党,在民意调查中已跳跃到第二位;包括波兰在内的坚定支持乌克兰的欧盟国家开始出现疲态。这些,都足以危及欧盟「略低于大国」的地位,遑论成为大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