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安全论坛:欧盟欲扮演多边领导角色 困难大
欧盟。(资料照/shutterstock)
经常标榜坚持多边主义外交理念的欧盟,能否在美中竞争的国际新秩序下,带领其他不想选边的国家开出另一条路?出席今日欧洲议会一场论坛的学者和外交官,指出欧盟欲扮演主导角色的诸多难题。
由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绿党/欧洲自由联盟(The Greens/EFA)党团主办的这场「欧洲安全新常态」论坛,欲探讨欧洲联盟(EU)如何型塑一个多边的世界,以摆脱美国与中国日益对立的结构。
美国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学者莫汉(Garima Mohan)表示,全球安全议题的重心正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台湾与南海的变化对欧盟也会有很大影响,但相较于美国有清楚的印太政策和行动,欧盟则经常忽略印太情势,即便有所了解,但要形成具体政策仍有段距离。
前欧盟对外事务部(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无任所大使芙拉胡婷(Romana Vlahutin)则反省欧盟未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UNSC)、世界银行(World Bank)取得领导力,认为欧盟可以创造新的价值体系,不必受限于既有的多边机构而变成橡皮图章。
曾任法国驻美国和欧盟大使的欧洲卡内基(Carnegie Europe)智库资深顾问维蒙(Pierre Vimont)更直言,从俄国的角度看俄乌战争,在乎的是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而非欧盟。
维蒙主张欧盟需要经营南半球,但不该是由上而下的指导立场,例如欧盟针对外国进口货物推出「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不在乎这会对还无法做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南半球国家带来许多困难,显示欧洲太过于自我中心。
主持论坛的欧洲议会议员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也说,欧洲一直以为的秩序,在其他国家看来可能更像是一场混乱。欧盟近年强调建立「战略性自主」,他则认为欧洲更需要的是「战略性团结」。
德国智库「博德曼基金会」(Bertelsmann Stiftung)资深顾问艾希布鲁克(Cathryn Clüver Ashbrook)认为,未来10年美国仍会是全球安全领域的单极强权,目前所见的国际多边活动主要是在经济秩序体系。
她在论坛场边向中央社记者进一步分析,欧盟在多边场域的问题是核心利益不清楚,例如中国主导成立的亚洲投资开发银行(AIIB),欧盟27个成员国对是否加入、为何加入没有共识。因此若没有共同利益,就容易被分化。
她再举协助开发中国家基础建设为例,中国「一带一路」的执行虽有不少腐败、债务等问题,但中国行动快、也能实现建设,而欧盟推出与之相应的「全球门户」(Global Gateway)计划,运用得当就会是成功的故事,但重点在落实。「欧盟若想维持多边体系并成为其中要角,它就得实现(倡议)」。
台湾面临国际体系愈来愈分立,价值观虽靠向美国,但地理上紧邻中国,该如何自处?艾希布鲁克指出,台湾在险恶的地缘政治情势中也取得好处,包括美国的支持日益明显,欧洲也更看重台湾,加上经济重要性,在国际上可将台湾议题更大范围的「安全化」(securitization)。
她建议台湾关心所有面向的安全议题、接触多边机构的行为者,而台湾与美国的成熟关系将会对此带来帮助。(编辑:徐睿承)11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