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系统撑不住豪雨怎办? 经济部喊「类海绵城市」

▲0601豪雨成灾,全台多处淹水。(图/记者张曼苹翻摄)

记者徐珍翔台北报导

连日豪雨导致部分河堤受损,外界担忧台风季将至,淹水惨况重演。对此,经济部次长杨伟甫表示,已要求水利署在两周内修复,不过他也坦言,近年气候变迁剧烈,降雨强度不断改写纪录,过去排水系统的负荷能力恐怕已无法因应,当下政府评估综合式治水方法因应,「跟海绵城市概念是一样的」。

针对近日全台豪雨灾情,经济部5日召开记者会,水利署长赖建信指出,台北市新北市、彰化、云林地区局部雨量测站的累积降雨量为200多年来首见,许多地区每小时雨量更超过100公厘,远超过内水都市排水及非都市土地排水系统)的保护标准,是此次各地淹水的主要因素

杨伟甫则说,政府所订定的都市排水及非都市土地排水系统保护标准,依据主要是过去的降雨强度,不过,当下已面临相当挑战,「过去经验的纪录不断被打破,所以这次强降雨1小时下个150公厘,连续下3个小时,那肯定78.8公厘(市区排水负荷)是不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这样。」

被问到是否提高排水系统的负荷能力?杨伟甫持保留态度直言实务上有难度,他举例,以日本东京作法来说,是在地底下挖出一条巨大坑道,而该作法有个先决条件──地下有足够空间,不过,我国都会区发展多已定型,地底下不但有大楼基础,还有捷运通过,「那种投资难度很高、经费很大,台北市要不要做到那种地步?我们经过评估,以现况来讲,还有其他的方法。」

杨伟甫进一步指出,目前政府倾向综合式的治水方式,以台北市为例,除部分公园绿地外,当下也在评估是否将建筑物地下室学校运动场等空间改建成停车场,每当台风豪雨来临前,可事先将车辆腾空,停车场将直接变成地下滞洪池,此外,还有道路铺面改为透水材质措施,即便单一项目效果有限,加总起来仍相当可观,「这就跟海绵城市的概念是一样的,你这边吸收一些,我这边吸收一些,超过的就跑到地下室滞洪空间。」

至于此次豪雨共造成中央主管河川河堤受损2.28公里,杨伟甫也要水利署「皮绷紧一点」,设法在两周内修复,「无论如何,赶赶赶,天气好就要马上下去修,经济部已经给他们(水利署)这样的指令,所以他们必须达到。」

▼经济部次长杨伟甫(右三起)、水利署长赖建信出席豪雨灾害检讨记者会。(图/记者徐珍翔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