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弘扬守护中华水塔的生态文化

原标题:培育弘扬守护中华水塔的生态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一文中指出:“推进生态省建设,既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省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推动生态文化建设,对于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一、生态文化的价值内涵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在处理自身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制度组织程序等要素的综合体系。生态文化则是人类与自然互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表征人对自然的态度与方式,是人类的自然意识和环境意识的具体形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当前国内理论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生态文化是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形态,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为追求,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有机共融为特征。

人化自然观是生态文化的哲学内涵。“人化自然”是马克思在论述人与自然关系时提出的术语。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对大自然的肆意开发和利用,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统一走向对立,导致自然资源枯竭,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对立展开深刻批判,提出以变革社会制度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统一。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并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放在现代化发展中的特殊位置,致力于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共融共赢,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创新性发展。

民生福祉是生态文化的价值追求。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从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到指出“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再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深刻阐明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政之所要,在乎民心。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蓬勃发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着力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源自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二、构筑保护“中华水塔”生态文化体系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也是北半球气候敏感启动区、全球生态系统调节稳定器和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生态责任重大而艰巨,肩负着全面筑牢国家生态安全根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格外重视,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强调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始终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强调要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因此,培育和弘扬守护“中华水塔”的生态文化,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为此,必须始终把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作为“国之大者”,全方位落实好国家对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的战略安排,切实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奋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七个新高地”,全方位推动更有力度、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着力宣传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的观念文化。通过深入学习、理解、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宣传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生动实践、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要以《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和《青海省加快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总体规划》为行动方略,积极弘扬青海特色生态文化。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地方生态文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与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生态”理念,丰富青海特色生态文化的具象内涵。开展青藏高原特色生态文化体系研究,对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经验进行提炼、提升,普及绿色发展理念,培育生态文化自觉,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着力构建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制度文化。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这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健全环境治理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环境治理政务失信记录,完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立排污企业黑名单,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要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建立生态环境长效保护监管机制。要健全农牧区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缴费机制及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环保管家”。要建立以体现生态价值为核心的生态补偿制度,科学界定保护者和受益者的权利与义务,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原则,促进生态补偿制度的有效落实,切实提高各类主体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建设性。

着力打造以生态生产生活为核心的物质文化。生态作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第三只手”,虽然不能决定经济的增长速度,但可直接决定产业链的长度,进而显著影响经济的增长质量。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极其脆弱、生物多样性独特、生态承载力有限,构造产业生态化系统,选择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必须尊重发挥自然生产力比较优势和生态“第三只手”的控制性作用,在限制社会生产力对自然生态形成破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生产力对自然生产力的正效应作用,实现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正向耦合,使两种生产力形成合力。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仿照自然系统构造产业生态化系统,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根据生态承载力大小构造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协同推进青海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根基和灵魂,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应更加自觉、坚定地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培育、弘扬守护中华水塔的生态文化,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大美青海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努力把青海打造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推动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使大美青海成为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重要窗口,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青海贡献、书写青海篇章。

(张爱儒,作者为青海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