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造護魚林 杭灣復育8千株珊瑚

澎湖县政府昨与民间团体、企业联手启动「澎湖杭湾护渔林及珊瑚复育里海愿景计划」,3年内要改善锁港里2.5公顷林地,选用在地苗木打造海岸的复层林,除能保护海岸线不退缩,也形成滋养下游海中生物的「护鱼林」;另也在杭湾海下复育8千株珊瑚,改善近20年来珊瑚量锐减的现象。

护鱼林源自日本「鱼附林」的概念,澎湖县林务公园管理所长李振纲表示,共挑选13种澎湖在地的适生树种,如木麻黄、小叶南洋杉、厚叶石斑木、榄仁等,共同点为耐盐、耐旱和耐风,靠植物的抓地力巩固海岸线。

李振纲说,造林地点位于澎湖锁港里,植物天冷时的落叶、昆虫等,会被东北季风和洋流带到澎湖杭湾,透过涨退潮与杭湾海域内的有机物质交换,提供海中鱼虾等生物充分的食物来源;而树林能过滤地表水、减少表土冲刷造成海水的营养盐爆量,进而造成有毒海藻大量繁殖,这项作法能优化海域生态。

澎湖杭湾是著名潜水胜地,有全台第一座海底邮筒,县府与慈心基金会等单位也一同在杭湾海下种珊瑚,计划投放1万块珊瑚砖,3年内复育8千株珊瑚,盼能创造海洋环境、渔业资源、观光三赢。

澎湖县政府农渔局长陈高梁表示,10多年前澎湖曾因海水温过低,导致珊瑚大量白化死亡,澎湖海域的珊瑚仅剩约1成,2014年成立澎湖南方4岛国家公园后,画设水温最低线为国家公园界线,经10年休养生息,澎湖内湾、杭湾的珊瑚已逐渐长回来。

陈高梁说,近20年澎湖渔获量大减四分之三,年产值更从40亿元腰斩至20亿元,复育珊瑚不是为了浮潜有趣,而是建造海洋生物栖地,恢复渔业资源。